中国旅游报社主办
公司主页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家乡变化最大的要数孔雀渡了。过去的孔雀渡,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薄弱,库区移民生活不便。现在的孔雀渡已经成为共享生态风景、共享水域资源的野钓胜地、水域运动天堂。”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打歌云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鲁丽华高兴地向中国旅游报社记者介绍起了家乡的变化。
“工业遗产活化不仅是文旅融合的新趋势,更是传承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说,他今年更加关注工业遗产的活化、工业遗产与旅游融合等方面内容。
“请问,去年老姆登什么事让您最高兴?”全国两会期间,面对中国旅游报社记者的提问,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村民郁伍林不假思索地说:“那自然是老姆登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嘛!事实证明,我们走出的这条‘非遗+旅游’带动乡村发展的路子是对的,也是可以复制推广的。”
从山城区的红色文化基地到浚县古城庙会,春节假期以来,豫剧《七品芝麻官》亮相鹤壁市多个文旅场所和活动。连轴转的演出,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金不换直呼忙坏了:“没有一天不上场,就这样观众还在喊加唱。为民唱戏,希望能唱得更久,也希望通过豫剧进景区,让观众领略戏词里的中原文化。”
近年来,民俗文化和非遗体验成为游客出游的热门选择,这得益于文化和旅游领域丰富的产品供给。“文化IP的创新转化、科技赋能文化体验、跨界融合新业态等进一步丰富了文旅产品供给,也是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表现。”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任万平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说。
从“演唱会+旅游”到“赛事+旅游”,从“工业+旅游”到“农业+旅游”……文化和旅游具有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开放度高等特征。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文商旅、文体旅、农文旅等新业态新场景不断“上新”,带来了人气又开辟了财源,出现人财两旺的好势头,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引擎。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向中国旅游报社记者分享了“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喜人成果,并就深化 ...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给人民网网友回信。“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王宁在回信中说,我愿做“旅居云南”的首席推荐人,热忱欢迎更多朋友加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来“有风的地方”吹散身心疲惫,去“有水的村寨”泼洒欢笑祝福,到“有火塘的农舍”夜话人生甘甜。在云南,总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占青海省企业数量九成以上的民营企业,是青海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进程中,民营企业可以发挥机制灵活、响应迅速、创新动力足等优势,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中寻找机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席李青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临泉杂技、水岸夜游、颍上年味……今年春节假期,安徽阜阳热闹喜庆、亮点不断。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副市长杨善竑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阜阳将进一步加快构建“城乡皆景区、旅游即生活”全域旅游大格局,持续擦亮“千年文脉 烟火水乡”名片,着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游持续升温,“预约难”“参观难”问题愈发凸显。如何破解热门博物馆预约难题,让博物馆为美好生活添彩?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承德博物馆副馆长韩莉重点关注的事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韩莉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说,建议进一步健全博物馆预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