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近几年急剧变化,从“青春期”到“成熟期”,从“弱冠”到“而立”,行业情况正在快速转型,规律研究也需快速转变。
一、行业阶段观察
1. 新形势引发新思考:目前,旅游行业总趋势、总规律都没变,行业宏观环境仍然良好;市场总变化继续“向前、向深、向细、向久”演进,行业前景十分可期;市场动力、市场主体发生变化,会引发现实问题,亟待解决;“老项目解套,新项目精准”“原企业转型、新企业崛起”“旧能力拉升,新能力拓开”等,是市场主体的本能,也是行业发力的方向。
2. 新时代的新任务:培育支柱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新模式、新技术、促进新消费,实现高效率运行和产业融合。
3. 新需求带来新变化:旅游人数增长而消费减少,市场细分下沉。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偏好不同,这要求旅游业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4. 新供给孕育新力量:传统政策衰减,生产力量变换,盈利思维变化,团队差异凸显。
5. 新要素形成新组合:资金要素需立足“可持续”,品牌要素考虑“可变现”,人才要素追求可吸纳。
6. 新投资总结新逻辑:包括基础条件逻辑、约束谈判逻辑、常识规律逻辑和预期回归逻辑,以解决投资市场的“堵点”和普及投资“底线”。
二、投资核心问题
1. 开发的边界:从根本处着眼,同时解决“开发合法性”“建设有序性”“回报持续性”“发展均衡性”4个核心问题。
2. 资金的来源:行业长期盈利性、正现金流、需求增长阶段性特征明显,关键在于好项目的缺乏。
3. 投资的主体:政府主导型是总基调,企业市场力是总力量,消费大偏好是总方向。文旅未来“权力”企业,一定是内容生产者、品牌拥有者、创新驱动者三方兼备的企业。
4. 宏观的激励:财政“发展基金”的方向,从“以奖代补”向“后评后补”“深评重补”转变,以支持旅游企业家的特殊性和首创精神。
三、“强国”建设思考
1. 规模的必要:从“大国”到“强国”,关注“三大市场”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拉动力。
2. 后劲的关注:关注就业、减贫、均衡、社会文明、民生幸福度等产业功能。
3. 质量的追求:政策体系的演进,企业分级分类的实施,以及“静下来”氛围的营造。
5. 路径的设计:精准有效投资在强国建设路径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两个五年规划提出不同任务,启动三年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