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观看精彩演出 内蒙古民族商场 供图
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一目了然的标识、随处可见的“中国红”,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中山西路上的内蒙古民族商场装扮得焕然一新。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在这里联合举办“欢欢喜喜过大年·游龙御马迎新春”2024年第七届内蒙古非遗年货节暨内蒙古老字号、就业帮扶车间展销会(以下简称“内蒙古非遗年货节”),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置办年货。
孙翠清剪纸作品《万事兴“龙”》 董亮 摄
在内蒙古民族商场三楼的非遗年货集市里,300多幅以“龙”为主题的剪纸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赏。“这幅剪纸我用了3天时间完成,它结合了龙、鸟、花的元素,寓意很好,值得收藏。”剪纸艺人孙翠清说。在孙翠清的摊位上,还有《“龙”凤呈祥》《万事兴“龙”》等剪纸作品,它们很巧妙地融入了成语故事,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在非遗年货集市的一隅,是德记的摊位,这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糖果,有桔子糖、花生糖、水果糖、水晶萝卜糖等。“咱家的糖果都是手工制作,无添加剂,吃起来有儿时的味道。”德记手工硬糖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王素清说。
拿起一块糖放入口中,淡淡的甜味便在嘴里四散开来。“这些糖需要小锅熬制数小时,再经过多道程序,才能制作出来。”王素清说,“德记糖果到现在已有百年历史。我们代表包头市参加内蒙古非遗年货节,希望有更多人能喜欢我们德记的糖果。”
鸡蛋是内蒙古非遗年货节的热销品。“您家的鸡蛋真好,怎么卖?”“1公斤24元,这两天有优惠,力度很大。”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山林虫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姜和平的展位前,有不少消费者询问选购他家的鸡蛋。姜和平一边忙着将鸡蛋装盒,一边耐心地为客人讲解:“咱们武川生态好、风光好,好环境养出了好鸡仔,这些鸡生的鸡蛋好吃着呢。”
“我家的鸡蛋单日最高销售纪录超2500元。”姜和平说。
除了线下集市,本届内蒙古非遗年货节还开设了线上渠道,向网友推介内蒙古的农副产品、日用品、工艺品、非遗文创产品等年货。
德记手工糖果 董亮 摄
除了丰富的年货商品,在内蒙古非遗年货节的主舞台上,二人转、呼麦、蒙古族舞蹈等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观看,掌声不断。
“这是我们首次在内蒙古民族商场里举办内蒙古非遗年货节。今年刚好是内蒙古民族商场成立的第70个年头。”在此工作了30年的孙先生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民族商场的商业营业面积由最初的2400平方米增加到了现在的24万平方米,提供了近2万个的就业岗位。
内蒙古民族商场 商场 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办好内蒙古非遗年货节,作为中华老字号的内蒙古民族商场拿出2000万元搭建展销平台,为来自内蒙古全区的300多家商户减免了租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