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公园游客服务中心位于黄鹤楼景区东大门,接待服务班现有23名职工 ,其中,党员3人,共青团员21人,平均年龄22岁。自2022年以来,作为英雄城市的“全国青年文明号”,接待服务班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青年文明号活动管理办法》,持之以恒深化全国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获评“武汉市工人先锋号”、2022年度武汉市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
一、注重学习,增长本领,牢记服务初心
一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支部、公园团委的组织下定期集中学习,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电视直播。疫情期间,积极参与对口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下沉东门出入口30人次,和安保一起落实游客进园“六必查”要求,守护社区、景区平安健康,以实际行动引导集体成员牢记服务宗旨、担当时代责任。
二是坚持每日晨练,全年开展常规、快板培训154余次,创新开展半年度公务讲解员考评交流,设置东区、主楼、西区、南区环形线路,让讲解员现场抽签、接龙讲解。2022年9月至11月中旬,选派周媛、杨俏、陈诗琪代表公园参与第十四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综合素质。2022年,宋君代表“黄鹤爱心帮扶”志愿服务项目参加第五届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并获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游客服务中心
二、勇于担当,追求创新,绽放青春魅力
一是学习文旅行业的领先标准和先进经验,激发成员积极投身“岗位建功、争创一流业绩”活动,把传统曲艺、唐诗演唱穿插到讲解服务中,实现了讲解服务的动态化、场景化、沉浸化,先后获得中国旅游报、凤凰网、腾讯网、湖北广电等众多主流媒体报道。在此基础上,又创新推出“着汉服、说古楼”实景讲解服务,讲解员身着不同朝代的汉服,在西广场、鹅池、搁笔亭现场开讲,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
二是将学习成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特殊群体的需求、山地公园特点出发,不断完善爱心助残专车计划,实现了从停车场、上山到主楼电梯1.6公里的绿色通道。中国公园协会专门发文《致敬黄鹤楼游客服务中心》,高度赞扬黄鹤楼公园的无障碍服务。截至目前,“爱心助残”已接待残障人士5万多人次,提供电瓶车服务2.8万多人次,累计服务时间达1万多小时。
“爱心助残”无障碍服务
三、聚焦服务,爱岗奉献,创建不断深化
根据全国青年文明号创建标准,不断健全完善适合黄鹤楼特点、游客中心实际的工作规范、服务标准、操作流程,重点围绕思想引领、技能提升、创新创效、优质服务等,培育一系列有形化、能复制、可推广的服务载体,全年提供大碗茶、寄存租借、母婴室等日常便民服务近5万余次,寻人寻物、爱心助残、志愿服务等咨询服务近1万余次,开展文明劝导1万余次,向游客提供爱心口罩、雨伞袋等急需用品近万多个,好评率100%。
四、加强宣传,积极发声,讲好名楼故事
一是依托黄鹤楼独一无二的地标优势,立足游客服务中心大厅这一主阵地,围绕重大节日和青年文明号开放周主题,先后完成了武昌区黄鹤楼街花堤社区、新洲区旧街街曹井村50名党员“文明实践感党恩精神力量扶志强”共建活动,全省旅游景区大数据应用暨信息化建设培训班91人考察学习,新疆博州、兵团五师约200名少先队员和辅导员的鄂博·楚星少年手拉手融情夏令营,西藏山南市115名青少年学生“鄂藏青少年同心营”,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从源头到大海“诗歌之旅”20余人采风活动的接待工作,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各界一致好评。二是第十四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是大事要事,部门积极发挥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大会执委会、市园林和林业局和管理处的领导下,统筹全园力量,组织精兵强将,参与完成了执委会下达的各项接待任务,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充分肯定。
未来,黄鹤楼公园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接待服务班将砥砺前行,踔厉奋发,不断汇聚青春力量攻坚克难,奋力展现新时代黄鹤楼人的青春风采,为湖北武汉文旅行业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