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武汉博物馆宣教部牢记文化使命,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优势,以多形式、多角度的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社会教育工作亮点频现。

微信图片_20230320103728.jpg

武汉博物馆宣教部集体照

一、以人为本 热情服务

2022年,武汉博物馆宣教部青年文明号志愿者团队为观众提供人工讲解服务2000余批次;提供轮椅、婴儿推车免费租用服务700余次;接听观众咨询预约电话9000余人次,收集观众意见50余条;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优势,策划开展多形式、多角度的文化惠民活动,让馆藏文物资源真正“活”起来,其中,以“行走的课堂”“寻访武汉老街 悦读城市故事”“瓶瓶双和 梅绽江城”“比翼和鸣地久天长”等线上线下活动反响最为热烈,深受公众的欢迎。

二、线上线下 异彩纷呈

武汉博物馆宣教部“青年文明号”依靠自身长久以来打造的新媒体优势,持续研发、推出原创武博“行走的课堂”微课13堂,包括《冷冬预警!看看古人的“御寒神器”》《古人冬日的“暖心之物”》《吉虎贺新岁 人间小团圆》《“植树节”话古人严重吉祥树》《感受古人劳作之美,致敬最可爱的人》《父亲节:他也是乘风破浪的“宝藏男孩”》《浓淡有致 茶话宋雅》《他来了,九月最亮的行》《镜里漫游月宫,古人把浪漫刻进了DNA》《伴水而生,国际湿地之城——武汉》等。全年社教活动精彩纷呈,结合公共卫生科普、传统文化等主题,走进共建社区、共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流动展览、公众教育活动累计近30场。推出线上、线下活动100余场次,累计受众达800多万人次。

微信图片_20230320103717.jpg

举办民俗体验活动

三、奉献爱心 点燃梦想

为推动”青年文明号“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落实,发挥全国"青年文明号"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关爱贫困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自2016年以来,宣教部”青年文明号“志愿者结对到新洲区三店街保河村、肖堤村帮扶对象蔡奥喆、黄思瑶、黄立、吴雪瓷小朋友家,为他们带去护眼台灯、学习用品以及课外书籍等慰问物品。七年来,累计慰问贫困留守儿童20人次,电话慰问1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青年文明号“志愿者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四、志愿者招募与培训

2022年,宣教部志愿者服务时长达4000余小时,服务公众达18万人次,策划线上线下公众教育活动50余场,开展团队季度寻访考察活动30余场;组织志愿者赴江夏龙泉山风景区、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万林博物馆等参观学习;全年按季度开展社会志愿者招募、培训等工作。

武博志愿者品牌项目“寻访武汉老街 悦读城市故事”云寻访活动全年累计推出25期,带领公众线上漫步汉润里、黎黄陂路、江夏龙泉山风景区、宋庆龄旧居、黄鹤楼、起义门、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黄陂龙王尖遗址、武汉大学、宝通禅寺、东湖湿地等,累计受众达500万人次。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武汉电视台对该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五、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

为全面落实团中央“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部署,”青年文明号“号长钱孟龙同志作为市文旅系统青年团干代表参加省委党校举办的“武汉市直机关青年干部政治力提升暨作风建设专题培训班”,并作为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团干代表,以《百年武汉 党史缩影》为题为文旅局青年团员讲党史上团课。为迎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召开,社教部优秀讲解员宋莹参与“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相关接待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2022年,9位同志参加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2022年文博短视频制作及直播研修班”“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文博业务知识线上培训”“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博物馆社会教育项目开发与实施线上培训”“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文博业务知识线上培训”“全国博物馆金牌讲解员线上培训”5个线上培训班,圆满完成课程并取得证书。

六、社会肯定 成果丰硕

宣教部组织申报“开展全国博物馆志愿者典型案例推介征集活动”等国家级项目5个、“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青少年荆楚文物我来讲”等省级项目3个、“点亮满天星 一起向未来”2022 年武汉文旅志愿服务线上大赛等市级项目2个。“瓶瓶双和 梅绽江城”武汉博物馆沉浸式公众体验活动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志愿者云上寻访项目入选“首届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等3项国家级奖项,“小黄鹤话江城”项目获评湖北省文博系统“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青少年荆楚文物我来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双色球历史数据下载 - App Store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