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图书馆读者服务部中外文借阅组,现有28名员工,其中,党员7人、团员11人,35周岁以下员工21人,占职工总数的75%,是南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青年队伍。中外文借阅室是南图面对公众最重要的服务窗口,也是南图读者流动量和图书流通量最大的借阅室,承担着全馆成人读者借阅服务95%的工作量,年均接待读者达160多万人次,借还图书近400万册。
自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以来,中外文借阅组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集体和个人荣誉奖项,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先进基层党支部、先进团组织、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五一巾帼标兵岗、巾帼文明岗、全民阅读志愿服务站等,组内多名团员获省级机关“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团干部”称号,2人连续多年评为南图优秀员工,1人获得“学雷锋标兵”称号。
中外文借阅组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以倡导职业文明为核心,以提升职业技能为抓手,争做一流青年集体。
南京图书馆读者服务部中外文图书借阅组小组会议
一、强化班组管理,提升集体素质
中外文借阅组坚持读者至上、团结合作、实干创新的工作作风,大力创建团队型组织,做到“加大三个力度”。
一是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公示制、服务承诺制等,公布投诉电话,加强监督与考核。制定详实的绩效考评办法,通过集体评议、群众参选等环节,公正、公开、透明地评优评先,引导青年员工在岗位上勇于担当,激励大家争优争先。
二是加大廉政建设力度。紧密配合馆党委,将党员活动与读者服务相结合,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设置党员示范岗、佩戴党员徽章主动亮身份等方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三是加大优质服务建设力度。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以读者满意为落脚点,制定有效沟通的“关键前10秒”方案,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为读者提供有效答复和可行性建议。
整书上架
二、立足本职工作,创新服务形式
在南京图书馆推出了“陶风网借”一站式服务后,班组根据工作部署,将原中外文图书库位中的170万册图书以及老馆约30万册流通退架图书纳入“陶风网借”库位,启用巡架导航点检设备,增加导航系统的图书点检工作,提升了读者服务精准度。
为配合南京图书馆联合新华书店推出的“陶风采——你选书 我买单”活动,班组积极响应号召,以战斗的姿态投入高强度劳动,对原有服务空间进行优化布局调整,提高了读者借阅体验舒适度、满意度,实现精准式服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为配合智慧图书馆建设工作,在引入自动盘点机器人后,班组积极投入机器人使用流程学习、图书定位精准率抽查、盘点数据上传等多项工作,为智慧化、智能化的图书借阅服务贡献青年的力量。
为更好地推动、引导全民阅读,班组成员积极参与“图书赏新 阅读日历”荐读项目,以阅读日历和短视频的方式,每天向读者推荐一本精选的图书或期刊,多视角、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
为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征求读者对图书馆发展建设意见,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班组遴选出“年度优秀读者”,并组织召开优秀读者座谈会,实地了解读者对借阅服务的看法及建议。
南京图书馆一直以关心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为己任,着力于打造文化助残、文化助弱的阅读阵地。班组成员积极参与文化助残志愿服务,组织党团员为视障读者送书上门。为帮助老年读者跨越数字鸿沟,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班组成员积极参与“老年人智能手机公益培训讲座”,用青年的力量给老年读者送去温暖。
自助机使用指导
三、深耕阅读推广,打造书香阵地
为缓解图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自2011年以来,中外文借阅组积极参与省内外十多个流通点的图书援建工作,先后参与对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省司法厅、省委宣传部、新疆克州分馆、西藏拉萨分馆等省内外十多个流通点的图书援建工作。此外,班组根据当地居民的需求,定期在各流通点举办阅读活动,提高全民阅读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的基层服务效能。
四、提倡奉献精神,争做雷锋传人
班组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带头作用,积极搭建志愿服务管理培训平台,开展系统性培训,公开招募志愿者2000余名,经过专业技能和文明礼仪等培训,定期到图书馆参与读者服务工作。志愿服务行动的触角还延伸到更多阵地,党团员积极参加馆党委组织的义务劳动、学雷锋活动、疫情防控志愿活动等。青年党员、团员们用扎实的行动,投身到各个服务窗口,将志愿服务落实到工作、落实到实地,推动”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