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公众教育组(原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参观导引组)现有职工22人,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19人,青年比例数占86%,是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公众教育组主要工作是依托故宫建筑历史和文物资源,进行各类教育性阐释和活动策划组织,传承故宫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包括为来院参观的嘉宾提供讲解接待,面向学校、儿童、青年以及成人提供各类教育活动、课程及出版物,并依托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和成果进行文化宣传和推广。

一、思想建设:坚定的信念

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公众教育组现有党员5人,共青团员2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5名党员认真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三届三次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抗疫一线优秀党员事迹,参加践行红色家风、观看爱国影片等活动,提高党员思想意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组内团员积极参与院团委组织的各类主题教育,提升自身素质。组内1名团员担任团支部书记一职,积极协助院团委组织部门青年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带领年轻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和部党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故宫博物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通过读书会等形式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座谈会,学习《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开班式上的三次重要讲话》《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等内容。9月,团支部成立调研团队,开展“‘根在基层’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青年干部调研”实践活动,在实地参观和参与座谈会的过程中获益匪浅,最终撰写并上交调研报告。

二、工作成果:显著的成绩

近几年,面对新冠疫情,公众教育组在防控工作中快速反应,严格落实各项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复工后,全体员工立足岗位、忘我工作,接待国内外贵宾参观579批,服务11805人次;接待学生团体参观38批,服务8770人次;开展馆校合作课程223讲,服务学生9778人次;组织各类馆内教育活动507场,共13197人参与,主要包括寒暑假知识课堂、博物馆日教师工作坊及线上作品征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紫禁六百·发现故宫”系列活动;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输出“宫中好乘凉”“清代宫廷服饰”和“朝珠DIY”课件包,升级部分项目,制作教辅动画片等。

公众教育组参与的部门工作情况汇总.jpg

公众教育组参与的部门工作情况汇总

在防疫常态化形势下,公众教育组致力于防疫工作与创新发展“两手抓”。为了让观众能够足不出户地欣赏故宫美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公众教育组利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传播故宫文化,取得丰硕的工作成果。

直播导览,把握文旅融合全新形势。疫情期间,7人以主持人身份参与“春夏雨秋冬”5次大型网络直播,带领观众欣赏四时美景、感受物候特征、了解故宫历史、传承优秀文化。直播总浏览量达9.2亿人次,在全社会收获了广泛关注与积极反响。3人配合央视新闻进行紫禁城六百年直播活动,包括前期踩点和准备工作,并于直播当日出镜讲解太和殿、延禧宫和珍宝馆区域。

直播课程,扩大文化教育覆盖范围。“故宫知识课堂”是宣教部10余年的经典项目,主要由公众教育组负责策划与执行。2020年,为响应防疫要求,项目分为“经典主题课”和“建筑历史课”两大系列20讲课程,通过线上直播惠及千家万户,组内共有14人参与授课。课程总观看量达5643.7万人次,平均每场观看量282万人次。

图书出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组内5人参与撰写的《我要去故宫》系列图书出版,以20册的篇幅构建出包含宫殿建筑、文物珍宝、历史文化、先人智慧的丰富知识体系,上市首月即冲上当当网“童书新书榜”榜首,读者好评率接近100%。

公益视频,推动公共服务创新发展。组内5人参与制作“我要去故宫”线上公益视频课,21节课程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学习强国等10余个在线平台累计播放量达1469.13万,并获新华社等45家媒体报道,总阅读量超150万。

冬季直播现场工作照.jpg

冬季直播现场工作照

三、核心价值:内在的坚守

历史悠久长存,遗产亘古不变。公众教育组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公众教育效果。

公众教育组推出“我要去故宫”系列人文研学课程,通过故宫的10座宫殿阐述“仁、义、礼、智、信,天、地、君、亲、师”等中华文化,使古老的建筑“活”了起来。该系列课程共组织活动20场,惠及学生600人次。《故宫的时节》线上视频课从“二十四节气”切入,带领孩子知时节、通古今、博览中外文化。课程采用“学问思辨行”的中西合璧探究学习方式,在国际教育理念中融入“知行合一”等中华智慧,历史与现实结合。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日报、哔哩哔哩等平台发布,总播放量达492.3万。“文物与自然”系列科普项目同样是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公众教育组守正创新的典型例证。该项目选取10件故宫馆藏文物,在文物历史中融入自然科学知识,真正做到讲好文物故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

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公众教育组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疫情中持续提供创新项目,丰富服务形式,守正创新,不断健全管理机制,传承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族心灵,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文化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RW上投注app - 体育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