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文物景区是以嘉峪关关城为依托,以长城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为内涵而建设的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1987年,嘉峪关作为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地,2007年,被原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近年来,为提高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景区旅游厕所品质升级,为游客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如厕环境,嘉峪关文物景区持续实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提升工程,切实将旅游厕所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来抓。
一、坚持标准与实用并重,规划设计合理实用。景区旅游厕所在建设过程中,邀请专业设计单位进行科学选址、合理设计,提倡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经济。造型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重突出以人为本,每座内部结构由男、女卫生间、管理间、公共盥洗室和无障碍卫生间五部分组成,确保了内部设施功能合理、使用方便。
下一步,景区将加持续加大旅游厕所智慧化探索力度,不断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日常管理和宣传引导,积极倡导文明如厕、爱护环境,不断提高景区厕所环境卫生整洁度和游客使用满意度。
二、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品质升级。景区旅游厕所在升级改造时力求外观新颖、内部设施功能合理完善、灵活搭配,确保使用方便。为进一步完善旅游厕所服务功能,充分考虑老年人、母婴、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增加残疾人坐便器、残疾人应急呼叫装置,改装洗面盆,安装残疾人、老年人不锈钢扶手、国际图标等设施。部分旅游厕所设休息厅,室内增设沙发、电视机、寄存柜、擦鞋机等设施,配备飘香机、快速热水器、干手机、洗手液、儿童洗手池等一系列人性化设施,旅游厕所品质不断提质升级。
三、坚持功能与文化并重,营造文明旅游氛围。景区公共厕所是景区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文明景区的重要体现,嘉峪关文物景区坚持把旅游厕所建设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尽可能充分展现出嘉峪关市独有的长城文化、丝路文化。为方便游客,在景区出入口及景区内游客集聚的地方均设置了公共厕所,并且设计风格契合周边地貌,与景区整体环境相适宜,同时标志鲜明便于寻觅。内部装饰充分利用现有的建筑、功能设施和使用空间,合理、自然的展示长城、丝路文化及现代工业城市的文明。在厕所内张贴“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文明用语,引导游客文明如厕,既宣传了文明,又便于管理。
四、坚持管理与奖惩并重,长效机制趋于完善。坚持管建并举、注重管理的原则,嘉峪关文物景区采用“重管理、重维修、重保洁、重服务”的保洁员、巡查员与维修人员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工作制度及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专人负责制,做到定人员、定标准、定责任、定奖惩,确保管理工作到位,景区旅游厕所设备运行良好,“常用常新”。同时,优化细节管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做好特殊人群志愿服务,日常工作中保持举止得体,礼貌待人,热情服务,积极劝导如厕游客不文明行为,力争为游客、市民提供良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