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区位于武陵山系西北尾端、乌江下游东岸,景区核心面积9平方公里,是国内具有极强代表性的喀斯特综合地貌景区。景区拥有青天峡地缝(落差高达600米、最窄处不足2米、全长1500米),拥有竖洞万丈坑(已探测垂直深度841米),更有老君洞瀑布(落差达34米、宽30米),核心景点铜墙铁壁由古生代晚二叠季长兴组石灰岩组成,是天然的化石陈列馆,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国内100个最佳拍摄点之一”。景区资源丰富,集“地质奇观、枳巴文化”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价值。
为切实提升广大游客如厕满意度,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武陵山大裂谷景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近年来,在厕所建设与管理中,做到多措并举,建管并重,通过智慧赋能,强化“12345”管理创新,旅游厕所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一、标准提升,夯实发展基础
景区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工作要求,严格对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在旅游厕所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因地制宜,高标准完成了12座旅游厕所新(改)建任务,配备了5座移动厕所。其中3A级7座、2A级5座,固定厕位319个、移动厕所厕位15个,做到服务区域全覆盖,智能管理及服务配套全面升级,其建设水平和质量获得广大游客赞誉。
二、制度创新,塑造服务标杆
为实现旅游厕所全面管理,景区坚持“贴近工作、立足实际、满足需求”的原则,强化制度创新,以“12345”推动旅游厕所服务工作新发展。
“1”是建设“一个智慧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以智慧厕所管理云平台作为核心,以每个厕所为独立个体,中心平台和厕所信息屏全面展示厕所的运行情况,厕位变化,温度、湿度、PM2.5等信息游客一目了然,达到智慧精准服务。
“2”是做到两个“零排放”。采用生物菌种单元和物理单元相结合进行污水废气处理,实现废水的循环再利用和污水废气两个“零排放”,有效节约资源。
“3”是做到“三个必备”。保洁员必备紧急救援知识;厕所必备医药箱,急救药品种类根据季节调整;必备温馨服务用品,为女性等游客急需时使用。
“4”是区分“四个颜色”。在清洁时,分别使用不同颜色的工具,分区打扫,避免混用,蓝色清扫洁具、灰色清扫地面、黄色清扫便器、红色清扫厕位。
“5”是坚持“五个统一”。即标准统一、流程统一、设施统一、清运统一、档案统一。
三、常态管理,促进高质量发展
为避免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的形式化、短期化,真正让常态管理落地生根,景区坚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一是建立健全旅游厕所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部门负责制、服务巡查制、每周通报制、责任倒查制等系统性服务质量监管制度。二是自觉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设置线上线下游客意见征询箱,并时时关注线上平台的游客留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目前,景区厕所建设与管理工作得到游客认可称赞,以及市内外旅游行业专家的一致好评,景区将不断总结提升旅游厕所管理工作,以小见大,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