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钟楼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旅游高质量发展总导向,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文体旅融合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 “旅游+”战略,以高质量的文旅产业成为钟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以高品质的文旅产品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钟楼区旅游工作“十三五”工作成效
1. 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按照文旅融合发展新趋势、新要求,编制完成《钟楼区全域旅游规划》,构建“一带一核五片区”空间总体布局,即大运河历史文化旅游带、城中文商旅融合发展核、三堡街—西直街创意文化片区、安港文旅融合发展片区、殷杏泰田园乡村生活片区、现代工业创新体验片区、城市花园文化体验片区,加快实现资源有限、创新无限,空间有限、发展无限。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重要部署,拟订《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钟楼行动方案(2020-2022)》,排定一批引领性强、带动力足的重点文旅项目,进行动态管理、跟踪推进。着力重点景区品牌创建,运河五号创成全市首家国家级工业遗存,常州三杰纪念馆(瞿秋白纪念馆)创成国家级3A级景区。
2. 立足特色、差异发展。在“品位、品质、品牌”上发力,彰显钟楼深厚文化底蕴,提升钟楼旅游聚焦度和影响力。突出旅游品位提升,充分融合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老城厢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元素,面向市场推出了“春季踏青”、“红色记忆”、“工业研学”、“农业研学”等主题化、特色化、定制化旅游精品线路,取得市场良好反响。突出旅游品质提升,强化景区管理,推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大力开展“旅游厕所”建设,完成运河五号、佳农探趣、青枫公园等重要景区景点的旅游厕所建设,推动城市公厕按旅游化标准改造提升。突出旅游品牌提升,积极融入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大力推广钟楼特色文旅产品,培树都市休闲旅游“打卡地”;成功举办2019“中国旅游日”常州主会场活动、承办2020“龙城夜未央”常州夜生活节活动,借节造势、集聚人气、带旺流量,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
3. 培育热点,促进消费。2020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冲击旅游业背景下,打好企业纾困、市场复苏、促进消费的“组合拳”,助力全区文旅企业“危”中求进,实现转型升级发展。据统计,钟楼旅行社共获得暂退保证金432万元,景尚旅业、佳农探趣等旅游企业获得省级文旅纾困资金、市级文旅专项贷等专项资金共2000多万元。联合板块举办“云购节”,开启双桂坊美食夜市,组织文旅企业直播带货,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文旅消费;充分发挥旅行社招揽游客功能,组织游客团队游览钟楼,繁荣“假日经济”。打响钟楼“夜生活”品牌,培育夜间游赏、夜间餐饮、夜间购物、夜间娱乐、夜间文化体验等多元“夜间”业态,发展新模式、新产品,提升文化和旅游在夜间经济发展中的牵引力。
二、钟楼区旅游工作“十四五”发展目标
1.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以发展全域化、供给品质化、治理规范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一带一核五片区”空间格局,创新驱动发展,多元融合共生,形成“文旅融合、城景一体、主客共享”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坚持“大旅游”理念,实施“文化+、旅游+”双向融合战略,文旅赋能钟楼老城厢复兴,文旅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古运河南大街文化旅游区、大庙弄片区、三堡街-西直街等重点片区提质升级,丰富文化体验内涵,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开发引流旅游产品,加强市场运营推广。充分挖掘钟楼乡村资源,打造特色田园综合体,推动城乡交通互联互通,实现文旅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农文旅融合,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促进乡村振兴。实施数字科技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旅游景区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构建智慧旅游服务和智慧消费体验体系,打造城市智慧导游导览系统。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形成文旅消费新热点,促进文旅消费新升级。加快发展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夜间旅游。彰显工业遗存特色,以三堡街为轴,以运河五号、航海仪器厂、仙鹤酱品厂、常州梳篦非遗文化园为点,串珠成线,打造工业旅游廊道。彰显乡村生态特色,推进安基村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具有江南运河田园风光特色的“运河慢村”。以佳农探趣、临溪农庄、诺亚方舟等为载体,打造乡村休闲、亲子研学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推动殷杏泰片区开发建设,引入文旅项目提升产业层级,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强“夜色”文旅经济,依托钟楼历史人文底蕴和商贸文化积淀,以运河文化为“魂”,水陆空间为“形”,运河夜游为“线”,串联节点,打造主客共享的夜间文旅消费空间,支持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产品,以数字重构助力夜间经济智慧增长。深入推进“互联网+”,发展云旅游、云演艺、云展览等新业态,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等新模式,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新场景,努力实现文旅消费多样化。
3.构筑特色文旅品牌。充分弘扬中心城区深厚的历史积淀,突出具有唯一性、独特性、代表性的钟楼元素,提升文旅品牌的文化内涵、区域特色,培育一批品质化、差异化、特色化的都市休闲度假产品,打造具有市场识别度、影响力的核心文旅IP,推动文旅休闲成为展示和体验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挖瞿秋白、季札、盛宣怀、唐荆川、中山纪念堂、大陆饭店等名人名居资源,对盛宣怀故居、夏家大院等文保单位等进行有序修缮更新,不断丰富钟楼历史人文旅游内涵。传承和弘扬非遗传统技艺、工艺美术,构建钟楼特色传统文化、非遗博物馆体系,打造“椿芳书苑”、“秋白微书房”等一批文化新地标。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各类推广渠道,最大化展示钟楼旅游形象。举办时尚感、潮流派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浓厚有体验、有回味的都市文旅休闲氛围,彰显钟楼千年积淀底蕴,凝结更为广泛的以城市认同感、归宿感为内核的精神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