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文旅休闲明星城的要求,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天宁区文体旅局将在市文广旅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五大明星城市”建设,整合资源,推动文旅融合纵深发展,推进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现将工作思路作简单交流:
一、“十四五”发展思路与目标
2020年12月16日,天宁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围绕天宁“十四五”发展定位、谋篇布局、重点举措等,开启“头脑风暴”,谋划一批硬核实招和创新举措。
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世界格局将越来越复杂,发展要求将越来越高,发展格局将越来越新。在深刻认识三个变化的基础上,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举措。要落实新要求,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要求,作为天宁工作的前进方向、根本遵循。要践行新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构建新格局,量身定制一批精准扶持政策,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集聚区。
“十四五”是天宁发展的关键时期,“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明确为69万天宁人民的共同追求和奋斗目标。天宁区将深化专班推进机制,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主攻三新经济,推动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5%以上,使其成为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和“倍增器”。天宁将传承历史文脉,弘扬文化基因,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实施文化惠民,举办旅游节、建设秋白书苑;实施体育惠民,举办全民健身节,新建(更新)全民健身路径20个以上,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PM2.5浓度低于3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80%以上。实施龙游河步道、常州市网络视听产业园(青洋路以西)等扩绿联网工程;美丽家园、美丽街区和美丽乡村全面覆盖,老城厢、焦溪古镇全面保护修缮,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此外,城乡一体化深度融合,形态、功能、品质和建管水平全面提升,美丽天宁,触手可及。
二、推进全域旅游创建
2020年,天宁区已完成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出台《天宁区创建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解创建任务。全面启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科学谋划全域旅游发展布局。
2021年,天宁区将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力争年内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一是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保障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启动《天宁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专项规划》编制;二是召开天宁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三是对照分解任务推进各项工作落实。2月至3月我局将根据创建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抓好落实,领导小组根据工作进展召开现场会、协调会,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近期创建活动顺利推进;3月至4月学习成功经验,出台全区支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多角度推广天宁旅游整体形象;5月至7月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加强智慧服务,完善供给体系;7月至12月收集整理档案资料、制作申报材料,提请市文广旅局初审。初审通过后,进一步巩固提高,上报省文旅厅,迎接省文旅厅组织的检查验收。
三、推动老城厢复兴
老城厢复兴发展计划总覆盖面积约7.4平方公里,北至关河路、南至老运河、西至中吴大桥、东至丽华北路,通过串点成线、连轴成片,形成“老运河-关河水上环线”“青果巷-西瀛里历史文脉轴”“文化宫-南大街核心商圈轴”“天宁寺-江南商场延陵景观轴”为核心的老城厢“一环三轴”新格局,整体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独具特色、充满魅力的常州“城市会客厅”。未来我们将着力打造天宁街道青果巷文旅消费集聚区,天宁街道青果巷文旅消费集聚区是全区首个区域性文旅消费集聚区,北至关河路、南至老运河、西至晋陵中路、东至丽华北路。以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以大运河天宁段为脉络,串联常州购物中心、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天宁寺、红梅公园、东坡公园等文商旅载体,重点打造“一圈两轴四区”。2020年天宁区已陆续完成了“百年学府路”罗汉路、“最美林荫路”虹梅路的改造维护工作,持续推动椿桂坊、麻巷、晋陵路等精品道路提升工程,实施背街小巷道路整治提升,配套实施垃圾分类试点建设和厕所提标改造。天宁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青果巷省级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为文旅商深度融合、业态产品丰富多样、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文旅消费辐射带动力更加强劲的特色集聚区。区文体旅局积极组织相关单位策划“高铁+”旅游产品线路、大运河文旅精品线路及常州红色旅游、名人故居游、研学游精品线路,辖区内3家旅行社的3条旅游线路和多个旅游景区(景点)入选常州市精品线路。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文旅经济的拉动支撑作用,还将加快推进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二期、文化宫地下商业街建设,做好黑牡丹文创园开园服务和常州大酒店整体改造提升工程前期准备,策划近园、吕思勉宅、恽宅等名人名园连片开发,形成历史文化风貌集中体验区。
四、聚焦文旅重点项目
2020年天宁区创成一家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牟家村,成功申报一家江苏省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天宁街道办事处(青果巷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2021年天宁区焦溪古镇、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季子文商旅农综合体等5个项目入选江苏省重点文旅项目,常州老城厢天宁寺周边文商旅提升工程等8个项目列入常州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额19.89亿元。我局将设立重点项目专员,做好跟踪服务,加快推动全区旅游产业升级,协调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各项目单位完善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提升资源要素价值与景观市场价值,设立游客服务中心、指示标志牌等,为后期创立A级旅游景区、工业旅游区打好基础。
此外,我局将推进牟家村创建3A级旅游景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组织一批单位申报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指导天宁禅寺通过4A级旅游景区复核,组织杜鹃花小镇创建3A级景区;指导黑牡丹科技园通过省级工业旅游区复核,推进常州工业互联网体验培训中心申报省级工业旅游区;培育天宁吾悦观茂里、九洲新世界等消费集聚区,全力打造青果巷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五、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一)存在问题
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是未来一年我局工作重中之重,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指标体系覆盖全面,共八大方面,具体有45小类,共160余条工作任务,其中我局牵头的占81项,占比44%,工作任务相对集中。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天宁仍存在以下问题:
1. 核心旅游资源缺乏。天宁区域内旅游资源数量尚可,质量上有待提高,核心资源缺乏,仅占旅游资源总量的4%,中低档旅游资源占绝大多数,优势不明显,且开发利用不足。
2. 全域旅游基础薄弱。在景区品牌、地方餐饮、旅游住宿、购物品牌等方面存在短板,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精品民宿、获奖旅游商品等数量不足,较为薄弱。
3. 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包括全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路网、观光交通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完善。
(二)下一步打算
1. 成立专家智库。联系高校院所、旅行社、景区运营专家组成全域旅游专家智库,指导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活动,保持长期咨询联系,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培训。
2. 进一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强化供给体系。
3. 协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路网、观光交通体系等。
附件:天宁区2021年度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和投资计划2月份建设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