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文化和旅游工作将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城市新中心、创智新高地、滨江宜居城”城市定位,围绕“千年文脉”等五美,深度挖掘齐梁文化、孟河医派文化、运河文化、长江文化的独特内涵,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新样板。进一步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建设,全力提升文旅行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抢抓战略机遇,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抢抓“长江大保护”“大运河文化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苏锡常都市圈”等战略机遇,推进新北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落地落实,进一步优化全区旅游功能和空间布局,细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二是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扶持政策,实现旅游各类要素在更大空间的聚集和整合,推动文化事业、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水平。三是对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存在问题,补足短板弱项。建成启用全域旅游智慧平台,加快谋划区级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构建“1+8+N”多层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推动开通旅游公交专线,完善全域引导标识,健全旅游交通网络。加强城市旅游形象品牌营销,创新营销模式,推动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公众等多主体参与的营销联运机制。
二、狠抓重大项目,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加快推进中华恐龙园迪那索湖水秀、中沙文旅中心月亮船、百兴芝荟时光、华夏艺博园公共艺术中心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塑造城市文旅新地标。全力做好新龙生态林二期开园,举办草坪音乐节活动。整合奔牛镇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大运河旅游功能,将大运河奔牛段生态风光、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乡镇景观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建设滨河公园,形成的大运河奔牛段文化旅游线路。有序推进小黄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指导江南环球港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加快打造高铁新城文化展演中心、国际网球、足球赛事中心、水上运动中心、温泉度假中心,切实完善全域旅游产品的持续供给,打造一批示范性明显的旅游品牌。
三、强化服务效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深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加快补齐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短板,谋划新文化馆运作,将其建成新北的文化客厅、学习中心,创设更多互动式交流空间,增强文化内容的体验感。积极布局建设4-5家智慧型图书馆“秋白书苑”。继续开展农村文化“三送”工程,持续发挥区级总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中枢作用,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深入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十百千”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紧扣建党100周年和文旅部“百年百部”精品创作要求,整合区域资源,讲好新北故事,抓好重大主题艺术创作。完善“新北文体旅”“E游新北”平台功能,提升全区文旅服务智慧化、数字化水平。
四、深化产业融合,构建文化和旅游消费新格局
以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体育经济、网红经济,不断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进一步推动文化、体育、商业、工业、乡村和旅游深度融合,完善文旅消费功能设施,加快构建“一城”(高铁新城)、“两带”(长江生态旅游带、大运河文化带)、“四街”(通江中路商业街、太湖中路商业街、汉江路美食街、大渡河路美食街道)“五区”(常州文化广场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环球恐龙城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江南环球港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孟河小黄山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华夏艺博园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多点”(散落在全区的各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新格局。一是做亮夜间经济,支持恐龙园和环球港的夜公园开放,进一步丰富夜公园活动内容,把夜间游玩、饮食、购物和娱乐整合起来,继续举办“常州灯会”和“龙城夜未央,醉美高新夜”系列活动。二是深耕体育经济,继续举办中国马拉松精英排名赛、城市定向挑战赛等重点赛事,全面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三是做美乡村旅游,按照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要求,发挥梅林、东南等美丽乡村特色产业优势,加强宣传推介,将“风景”变产业,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全力争创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以点带面,推动南兰陵、祁家村、老西庄等更多的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家庭农场联盟发展等改革试点,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发展工业旅游,发挥我区工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找准工业与旅游的结合点,发掘工业中的独特元素,结合江边化工产能关闭腾退,打造更多沉浸式工业旅游体验。
我们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开拓创新,久久为功、乘势而上,为全市“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贡献高新力量,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存在问题:
文化和旅游业态发展不平衡,产业融合发展不深入,主题公园一枝独秀,研学旅游、工业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滞后;齐梁文化、孟河医派、历史文物、非遗产品、工业遗存等区域特色资源挖掘利用不够,能够让游客真正融入其中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项目不多,无法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还没有形成体现新北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和民间工艺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项目不多,缺少有吸引力的“网红打卡点”,直接影响了游客的逗留时间。
相关建议:
一是强化产业融合,深入实施“旅游+”和“文化+”,培育更多旅游新业态;二是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挖掘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支持引导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创意产业基地等,开发代表常州特色的旅游商品。三是重视夜间消费,进一步丰富完善夜间文化演艺,引入知名影视集团打造夜间实景演出项目,繁荣旅游演出市场,让游客切实感受常州厚重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在资金、用地、税收、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向文化和旅游产业倾斜,支持利用闲置建筑物、老旧厂房、宅基地开设文旅休闲场所、特色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