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一、基本情况

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宁杭线居中节点。在153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千里山水独秀,一方文脉绵长。现有国家5A级和4A级景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各1处,打造了醉美天目湖、七彩曹山、悠然南山等“三山两湖一团城”山水诗意品牌,形成了“风景无处不在、体验无时不在、产业无所不在”的全域旅游格局,走出了一条“三生融合、三全共享”的发展之路。2019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57亿元,接待游客2103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96%。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蝉联“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

二、主要做法

1.坚持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实现县域善治的核心抓手。将发展全域旅游纳入“十三五”发展“三大工程”之一,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强化市人大、政协常态化监督。发挥市旅游产业指导委员会作用,组建专门的高端休闲经济办公室,把旅游融入工作方方面面。一是把发展和保护统一起来。“十三五”期间投资40多亿元治山理水,关停采石矿、砖瓦窑、石灰窑、码头190余个,生态修复废弃矿山50余个,连续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长寿之乡、国家园林城市等“金字招牌”。优美生态引来优质资源,环球融创总投资280亿元的曹山未来城、中德富尔达康颐社区、中国平安健康城等文旅项目纷纷落地,助力县域发展2019年迈进“千亿俱乐部”、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37位。二是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集成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旅游业集聚,统筹交通、住建、城管等部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亿元以上投向全域旅游开发,每年安排3000万元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点状供地、矿山废弃地利用等方式保障20余个旅游项目用地600余亩,实施“天目湖英才榜”引进旅游高端人才。多措并举把无奇的传统资源化为创新的旅游产品,实现“水库变景区”“矿坑变公园”“农路变网红”“民房变茶舍”。三是把服务和管理结合起来。以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和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作为关键支撑,旅游通景公路实现机场、高铁、高速至主要景点无缝连接,建成1个全域旅游集散中心、5个片区旅游服务中心、百余个旅游咨询服务点和70座A级以上旅游公厕,城市公共厕所实现旅游标准化。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2345平台共建共享,构成智慧化旅游综合服务体系。成立江苏首家“旅游巡回法庭”,常态化、全覆盖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推动服务深化、市场净化,实现城市“软环境”整体优化。

2.坚持把“三生融合”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根本路径。强化协作并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互融互动。一是依托生态底色为生产增色、生活增彩。凭借山水开展创造性实践,小水库华丽转身天目湖,成为华东地区唯一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景区于一体的龙头景区。10万亩竹海构建起可以深呼吸的南山休闲区,美丽图景成为首届上海进博会宣传片开篇“第一秒”。365公里“溧阳1号公路”串珠成链,年吸引600多万游客徜徉在田园乡村之间。火车来斯、汽车来斯等参与性项目带来愉悦的生活体验。国家级天目湖湿地公园与长荡湖湿地公园、龙潭森林公园等生态空间成为主客共享的休闲空间。二是转化生产资源让生态可触、生活可享。金色庆丰万亩稻田变身音乐舞台。7万亩茶园孕育百家“清风朗月·溧阳茶舍”。蓝城悠然南山引得瑞吉等高端品牌酒店入驻。“爱情泼水节”让欢乐在“溧阳1号公路”上流淌。“铁军教育学院”擦亮新四军挥戈江南的红色印记。天目湖抽水蓄能电站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依托上汽大通汽车生产基地构建起房车生活家的诗和远方。常规的生产空间和资源成为美丽的生态表达和惬意的生活享受,全市近10万人捧上了全域旅游的“金饭碗”,年人均增收1万元。三是塑美生活空间促生产提质、生态提标。坚持“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大旅游观,把旅游元素注入市民公园、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城市建设各方面,打造以休闲康养为内核的“生命康原”主城空间,让“我的家乡成为你的远方”。围绕“全域干净”,投资8亿元实施“美意田园”行动,全力把规划保留村打造成“乡村艺术作品”,薯院牛马塘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七朵金花”精彩绽放,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

3.坚持把“生态创新”作为推动“三生融合”的重要载体。持续激活生态力量,推动单纯的自然“原生态”创成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的“新生态”。一是创新机制激荡动能。首倡省际边界合作的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一岭六县”携手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联席会议在溧召开,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开放的力量。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机制,构建以生态容量评价体系为基础的市场化区域生态补偿模式,赋予生态资源市场价值,打造“绿色银行”赋能全域旅游发展。二是整合空间激发后劲。聚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唤醒闲置农房、宅基地等“沉睡的资源”。实施“苏南第一方”南渡庆丰村等10个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推动工商资本、专业人才“下乡”,乡村空间价值得到有力释放,为旅游带动富民起到示范。三是强化开放激活市场。以城市形象塑造统揽全域旅游推介和营销,每年投入资金超5000万元,连续30年举办的中国溧阳茶叶节和天目湖旅游节与近几年培育的“宋团城”观灯节、“四美丰收节”等30余项活动构建起节庆体系,近三年带动旅游消费超600亿元。冠名“美音自在溧阳”“溧阳1号公路”高铁专列,“舌尖上的溧阳”成就中国长寿美食名城。

三、示范意义

1.在发展路径上,溧阳有“易人不易志”的坚守。溧阳深耕旅游三十年,始终毫不动摇把旅游业作为推动县域崛起和治理创新的牵引力量。从天目湖开发启航,驶向高端休闲经济的蓝海,背后是换人不换图、三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全域旅游贯通经济、环境、民生各个层面,关系改革、发展、治理各项领域,涉及政府、企业、群众各类主体,是推动县域全面发展的核心抓手,完全可以实现纲举目张的效果。

2.在价值转换上,溧阳有“起步不止步”的实践。溧阳没有奇山名岭、大江大河、民族风情。在以山水起势、因山水兴盛的全域旅游实践中,突出以传统山水资源带动普通资源价值释放,实现从单纯的湖泊型景区观光到沉浸式休闲度假。全域可休闲、可康养,宜长居、宜小憩,满足了不同时空中不同年龄段游客的个性化体验需求,实现了到溧阳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3.在空间拓展上,溧阳有“依托不依赖”的创新。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溧阳不局限于传统景区范畴,以全域洁净为基础,把城乡整体空间作为大景区打造,以城市公园、美意田园、生态景观为点,以“溧阳1号公路”为线,在以点串线、以线扩面中,推动形成“全域一幅画、处处皆旅游”,更深层次释放旅游红利,更广领域转换旅游价值。

四、创新亮点

1.市场主导,龙头景区率先上市。市场化机制在旅游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溧阳旅游企业基本实现民营化。2017年,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A股主板上市,是全国首家上市的水利设施类旅游景区企业。

2.交通+旅游,1号公路全国示范。依托全国领先的“四好农村路”,高标准打造365公里“溧阳1号公路”,打通了全域旅游大动脉。旅游公路成为全域旅游的新载体,既承担了旅游交通的公共服务功能,也成为溧阳新的旅游吸引物。

3.赋旅于村,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创新视角把乡村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最大基础,开展“美意田园”行动,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通过“政府领跑、企业协跑、艺术家陪跑、村民主跑”,打造网红乡村矩阵,把乡村田园转化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4.以茶为媒,茶旅融合助力富民。作为中国名茶之乡,小茶叶做出大文章,天目湖白茶享誉海内外。以茶为媒,形成了200多家旅游农庄和百余家溧阳茶舍。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全域旅游示范,将全域旅游作为撬动溧阳全域发展和县域善治的抓手,奋力打造全国知名的长三角休闲康旅目的地,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阔步奔向绿色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因此,还需专家在以下两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

1.推动溧阳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将溧阳的旅游知名度推向世界。

2.推动曹山旅游度假区创建溧阳第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3a烦 - 体育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