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湖时代到钱江时代,杭州文化和旅游的外延一直在扩展。城市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新时代杭州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并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而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离不开积极开拓的年轻力量。
2021年,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了“杭州文旅新势力”活动,面向社会遴选了一批文旅领域的青年代表,组成了“杭州文旅新势力”的第一批代言人,他们有创意、有传承、有思想火花,更不乏表达的热情。
陈炜:让中国传统文化IP焕发新生
牛腿,是古代传统建筑的梁托部分,而陈炜用现代艺术手法“激活”了牛腿之美,他希望通过时尚的方式展现传统元素,在大家所认同的事物上寻求新的理解与肯定。在陈炜的手中,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因中国传统文化IP的加入而焕发新机。
陈炜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胡娜娜:化热爱为坚守,讲好杭州的独特魅力
胡娜娜是一位东北姑娘,身上却有一股恬静温婉的江南韵味。“爱杭州”是她成为杭州金牌导游的秘诀。疫情期间,她用直播视频展现杭州之美。生动流畅的解说背后,是对她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全面展现。因为对杭州的爱,因为对传播文化的使命感,胡娜娜用特色旅游线路诉说杭州的独特魅力,用自己的方式讲好杭州故事,传播杭州文化。
胡娜娜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唐曦兰:这个俄罗斯诗人说杭州是天堂垂在人间的眉梢
自到杭州求学,这一待,就是八年。对于唐曦兰来说,语言障碍终不敌她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平仄音韵、诗词歌赋,一切都很难,但也深深吸引着她。遨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她写诗,“闻啼的青鸟,掠过古老影桥,如梦摇篮,这是京杭的呼应,曾不知何处,犹可寻找,此湾梦寐的春宵。”在她所作的《天堂,垂在人间的眉梢》,我们读出了一个美好的江南和一份恒久的热爱。
唐曦兰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邹程嘉:1万张照片记录良渚春秋
7年,1万张照片,邹程嘉用镜头记录了良渚的春夏秋冬。从自然风光到乡土人文,1万张照片,记录了良渚的曾经,也记录了良渚的现在。
邹程嘉的女儿出生后,他常带她去良渚博物馆。这仿佛是生命成长的交相辉映,女儿在长大,新良渚也正迸发着勃勃生机。
邹程嘉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融图书馆:当设计师将传统融入当代、融向世界
距离杭州城区50公里,三面环山、竹木葱郁的余杭区国内 博彩平台,恬淡而静谧,仿佛一幅传统的中国乡村画卷。王幸泽和融设计图书馆团队与这里结缘,一座特殊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在这里诞生成长。传统村落逐渐变成了世界级设计师汇集的潮流地。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也以“新村民”身份融入这里,从全新维度入手,为中国乡村绿色健康发展注入新理念。
融图书馆合伙人王幸泽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叶佳星:非遗传人重塑南宋官窑之美
叶佳星的父亲叶国珍是“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如今,“女承父业”的她,把南宋官窑视为自己的孩子,在一方天地中将千百年的瑰宝从历史深处的记忆中拼接起来。
叶佳星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黄夏冰:借乾嘉书房打造现代心灵栖居地
2017年开始,黄夏冰就在钱塘江畔城市阳台打造了乾嘉书房,分为宋韵文人书房和现代都市女性生活馆。书画篆刻展、古琴雅集、百年古董旗袍展……她想让现代都市人都能找到一个心灵栖息地。她把所有热爱都融进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她说,乾嘉书房有弘扬传统文化的理想和坚持,也有营造美好生活的温暖心意。
黄夏冰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方晨霖:“硬核”跨界制动漫推广中国文化
怀揣推动传播中华文化的梦想,“90后”新媒体创业者方晨霖致力于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推广杭州文化,让中华文化“出海”。良渚文化、嫦娥奔月、西湖断桥……方晨霖和她的小伙伴们正努力尝试以更年轻化、国际化的方式,向世界表达杭州这座城市的古今文化盛景。
方晨霖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张书雁:8年时间让传统工艺重现风采
身为自然造物的创始人,张书雁执着寻求生活本真的味道,他和团队一起用8年时间走遍全国,追寻散落在各地的传统文化与手艺,将传统之美再现、再造、再生于当下的生活,让更多人能够感受民艺之美。
张书雁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Tangoz: 用杭州方言说唱杭州文化
Tangoz钟祺是一名说唱歌手,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的音乐作品擅长杭州方言的表达,用杭州方言说唱表达杭州文化,把杭州唱给全世界的人听,是他为杭州传统文化创新传承正在做的事。
Tangoz钟祺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