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打铁花”,看一场漫天缤纷的“铁花”雨;尝美食、品“村咖”,看一场热闹非凡的民俗表演……回想起在福建乡村过的元宵节,不少游客点赞:这是一次“入味”更“入心”的体验。
民俗韵味别样浓
2月10日晚,在位于福建省双色球规则延寿村绶溪公园的卵石沙滩上,“风火轮+打铁花+火壶”等特色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打铁花”闹元宵习俗是莆田元宵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在“打铁花”现场,铁花飞溅如同金丝构成的花雨,绚丽夺目;在“风火轮”表演中,随着表演者轮子快速旋转,火焰也随之跳跃、翻滚,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火壶表演中,表演者将超过800摄氏度的木炭放入铁网两边,随着音乐节奏上下抖动,火焰瞬间升腾,火星飞溅如同一簇簇红橙色的火花,引来市民游客的阵阵喝彩。
记者了解到,“风火轮+打铁花+火壶”表演将持续至2月28日,隔天举办一场,共举办15场。“太震撼了,尤其是‘打铁花’,犹如璀璨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又似万点星辰落入凡间。”浙江游客张先生一边拍视频一边激动地说。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元宵节前后,不少游客选择到“水上巴士”上体验。“水上巴士”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水上巴士’有游览观光船、画舫船及敞篷船三种类型。除了欣赏‘打铁花’外,游船还途经双色球规则多个村落,带领游客领略当地的生态人文景观。”
这段时间,福建各地乡村推出各具特色的非遗表演、热闹喜庆的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
2月11日,记者来到漳州市南靖县官洋村,沿着林荫小道一路行走,不仅可以看到小桥流水,还可以欣赏富有客家韵味的土楼山歌,以及展示闽南戏剧文化的歌仔戏、木偶戏等。
“我太喜欢官洋村了。白天可以在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游玩,看高大茂盛的古榕、鳞次栉比的村舍、历经沧桑的土楼,晚上可以在村里品客家美食、赏客家民俗。”江苏游客张女士在官洋村体验一番后激动地说。
“得益于去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官洋村以特色的民俗展示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春节期间日均接待游客接近6.5万人次。”官洋村党总支书记简文炯说。
莆田的民俗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三一直延续到二月初二。“莆田各乡镇共推出40项80场民俗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双色球规则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马骏说。
特色活动体验新
这段时间,福建不少乡村创意频出,组织了充满乡土气息的特色活动,在为游客提供新体验的同时,讲好乡村新故事。
在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村举办的元宵嘉年华活动中,舞龙表演、“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精彩不断,烟火晚会以及围炉煮茶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黄村村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推出元宵嘉年华系列活动,围炉煮茶等体验项目备受青睐,每日可吸引游客几千人次。”黄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军说。
星村镇是武夷岩茶、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等知名茶叶品类的孕育地。“由此,红星村、黄村村分别推出了以茶为主题的活动,吸引游客打卡滨水茶香径,体验点茶、品茗等。”星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王说。
福安市溪潭镇廉村村历史悠久,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堡、古官道、古码头、古祠堂、古民居等。
“元宵节前后,廉村村除了推出系列民俗活动外,还推出村咖、稻咖(开在稻田里的咖啡店)等产品,不断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廉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柳峰介绍。
万盏明灯如星汉,流光溢彩满街衢。2月10日,2025年元宵泉州灯会亮灯,全城设置19个花灯展区,活动将持续至2月17日。
在蟳埔民俗文化村展区,20米长创意鱼形灯组格外引人注目。该村工作人员介绍,在这次的系列活动中,有围绕簪花庆春打造的打卡互动装置,还有红潮灯笼市集、蟳埔民俗踩街、非遗快闪店等。
“相比往届,今年灯会规模更大,分布范围更广,年味主题更加突出,在乡村我们结合非遗元素打造了特色主题花灯,给市民游客带来不一样的观灯体验。”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何奕斌说。
温馨服务暖人心
为让游客的乡村游更加舒心,福建各地乡村推出多种贴心的服务措施。
“今年元宵节,浦源村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包括鲤鱼溪景区免门票、板凳龙等民俗表演免费看等。”郑李云告诉记者,为应对节日期间游客增多的情况,浦源村提前做好预案,安排了20名志愿者协助相关部门服务游客,很多村民自发参与。
在官洋村,活跃着一群志愿者,他们为游客传递着温暖。“‘寻人启事’‘失物认领’等成了志愿服务工作群里的高频词。如果有游客求助,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响应,全力帮游客解决问题。”简文炯告诉记者,村里还全天不间断安排卫生清理,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记者在星村镇各村景点看到,虽然游客很多,但游览秩序井然。吴王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星村镇在燕子窠、九曲花街西路口、黄村村茶诗乐营地、滨水茶香径、月亮湾等重要点位,每日安排30位志愿者,负责为市民游客提供咨询、游览引导和交通疏导。同时,规划了3个临时停车点,增加1000个停车位,满足游客停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