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山与塬跑开,草木被风沙踏平,天空高远,大地辽阔,路如绳索般遗落在沙丘之上。当我行走在毛乌素沙漠南缘时,便被一望无边的满目黄沙给震慑住了。干燥、荒凉、粗犷、沧桑、颓败……就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涌现与沙漠有关的各种词汇时,远处的地平线上突然冒出一丝水线。我以为是海市蜃楼,揉了揉眼睛,细看,真的是水。我有些欣喜,就连车子也似乎变得欢快起来。

undefined

随着距离拉近,水越来越清晰。那是从沙窝里涌出来的河流。不,那不是河流,那是水潭。也不对,那是海,那是沙漠里的大海。同行的当地朋友告诉我,这就是红碱淖。

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市,处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毛乌素沙漠与鄂尔多斯盆地交汇处,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湖面大致呈三角形,有七条季节性河流注入。

红碱淖,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据考证,5世纪时,这里曾是匈奴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水草丰美。后来由于过度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自唐有沙,至明清时已成茫茫大漠。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水坏了,沙狂生起来,经过千百年的繁衍,毛乌素成为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也许这里过于干旱、荒凉,就连路过的云也禁不住落泪。到了清末,秃尾河上游的河谷盆地积聚出一片沼泽,日久天长成潭,便有了红碱淖。“淖”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湖泊,因湖岸及浅滩的沙子呈淡红色,湖水含碱,所以这里得名红碱淖。

也有人说,这是昭君泪。相传王昭君当年远嫁匈奴,途经此地,下马驻足,回望长安,顿时泪如雨下。王昭君七天七夜的眼泪,汇成了神奇的红碱淖。王母娘娘感动地派七仙女各持一条彩带,化作七条河流,注入神湖,使得美丽的红碱淖常年滋润旖旎。

传说虽不可信,但红碱淖的神秘和地位却不容小觑。有水就有草木植被,就有生命印迹。柽柳、红柳、砍头柳和沙打旺等各种灌木沿湖而生,随着水路呈蔓延之势,向毛乌素沙漠腹地进军,毛乌素治沙经验也成为中国治沙的成功典范。

绕过郁郁葱葱的柳林,远远便看见一块巨石,上书“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穿过石质牌楼,进入景区,广场正中便是手抱琵琶、飘然若仙的王昭君雕像。四周花木掩映,水的气息扑面而来,打破了我对沙漠的最初印象。

穿过树林,即到水边。沙地如臂膀,将这一盆水紧紧地圈在怀里。沿岸的灌木为红碱淖镶上一圈绿边,使其风姿绰约。大量遗鸥就在沙滩、水岸附近,它们如起落的飞机,各自在自己的航线上忙碌着,丝毫不惧人类。优越的水域环境,已让这里成为遗鸥的繁殖与栖息地。

记得20多年前我来红碱淖时,这里尚未保护开发,岸边仅有几艘游船,水也是浑的,鸟迹更是鲜有。那种残喘和挣扎的气息,让人为之忧虑。今天,当我再次走进红碱淖时,在保护中开发的红碱淖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沙滩起步的栈道,将我们送向红碱淖深处。那水是清澈的,清得你似乎能数清水底的细沙。那水是辽阔的,辽阔得你的眼睛看不到边。那水是清香的,香得让你的鼻子变得贪婪。伴有草原植被和沙漠清纯的自然气息,让人身心振奋,仿佛不是走在沙漠湖畔,而是清幽山野。湖水很静,静得似乎能听到鱼儿穿梭的声响。细瞅,那水像一面镜子,让蓝天和白云争相梳妆。远望,烟波浩渺,群鸥翔集,四周连绵起伏的沙丘、绿色的草原与迷人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构成独特的大漠湖海风光。

栈道尽头是码头,停放整齐的游船等待着游客光顾。一旁的气象观测房和自记水位计,清晰地记录着红碱淖的水势变化。近年来,为了保护红碱淖,陕西与内蒙古共同治理,七条沙漠河流悉数入湖,使得缩减了近一半面积的红碱淖稳定在37.1平方公里左右。

我们乘船入水。船头像一把利剑劈开湖水,飞浪便像欢动的鱼在船舷两侧游动。原本静止的湖面上波浪翻涌,船过处漾开一圈圈涟漪。风吹起了号角,让人情绪高涨。

此时,落日的余晖已经洒满湖面,犹如颜料倾倒,给人一种“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感觉。游船疾驰,远处,柳枝拂彩云,遗鸥飞起,白天鹅掠过,还有白鹭、鱼鹰等各种水鸟的叫声不绝于耳,让人如在画中游。随着西天的晚霞散尽,暮色降落,凉意顿生,红碱淖的夜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帷幕……

活动景区:陕西省神木市红碱淖景区

活动时间:2024年6月9日至7月9日

优惠对象:2024年应届高考毕业生

参与方式:2024年应届高考毕业生凭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可享免门票福利。

亚洲博彩公司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