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的小径,我从似锦的繁花中走出,明媚的阳光给早春添了一丝暖意。2月底的武汉东湖梅园正值盛花期。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他们赞它孤高冷艳、暗香盈袖,赞它不畏严寒、独自盛开。在我看来,梅花的香,从来都不是幽幽暗香,淡薄缥缈,而是浓烈的,掸也掸不开去,整个梅花林间都被氤氲的香气笼罩着。这馥郁的芬芳吸引了蜜蜂,蝴蝶,嗡嗡嚷嚷,好一派热热闹闹的春天景象。
梅花是武汉的市花。立春过后,梅花窸窸窣窣地开,至雨水,便越开越繁,越开越盛。在武汉,梅雪相映成趣并不常见,而常见的是“梅柳渡江春”。闻到了梅花香,便如同春之悸动,催生出花团锦簇。武汉有很多赏梅去处,东湖梅园无疑是最佳。
在梅园四处漫步,红的,白的,粉的梅花相互交织,在阳光下招摇,在枝头上浅笑。微风中,偶尔有几瓣梅花飘落,轻盈地落在肩头。梅园里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拥在“金钱绿萼”“五福垂枝”等珍稀品种前拍照。我踮着脚望过去,只见“五福垂枝”肆意绽放,大片大片的粉色花瓣层层交叠,枝条轻柔下垂,随风而动,如同从诗行间溢出的胭脂色,在风中轻轻晕染,勾勒出春的轮廓。而“金钱绿萼”的绿色花瓣如翡翠,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不张扬夺目,却又让人忍不住去细细欣赏。绿梅本就极少,而它清新淡雅的气质,甚合我意。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梅林之间。赏梅总讲究意趣,或许是一亭一桥,或许是一山一岗,与梅花搭配再合适不过了。古朴的亭子,朱红的柱子,这是“冷艳亭”。我们坐在亭中吃着点心,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峦与梅林相接,似云霞,如火焰。而那一缕缕梅香夹杂着春风吹来,直入鼻间,连点心也更加香甜起来了。若论最有意趣,还是一枝春馆的梅花写意盆景。盆景的魅力在于写意和留白,可以想象它是山峦起伏,也可以是枯木逢春;可以是梦境中飘落的花瓣,也可以是寂寥生命中的一抹春红……
出一枝春馆,径直前往东湖边。路上空地里星星点点地冒出草芽来。远处是烟波浩渺的东湖,与冬日的寂静不同,春水是流动的,澄澈的,在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偶尔飞来几只白鸥,在湖面上一掠而过,泛起的一圈圈涟漪是白鸥留下的足迹。湖边杨柳依依,细长的柳枝低垂着,长出了鹅黄色的柳苞和稀疏的细叶,柔柔的,对着湖水梳妆。
我坐在湖边,任春风拂过面庞。这风大概是拂过了梅花,又拂过了杨柳,它夹杂着柳的清香,梅的幽香,丝丝缕缕地萦绕在我的周围。春天来了,梅花拉开了春花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