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去年4月,衡水湖旅游景区草色初新,波光潋滟,唤来了南归的雁雀,也招来慕名的我。
初识衡水湖,是几年前的初秋。彼时秋意正浓,满树橙红的秋叶合着池塘边斑驳的芦苇,荡漾在和煦的秋风中。南飞的雁儿在空中盘旋而过,留下几声恋恋不舍的鸣叫,与漾开的湖水做着最后的别离。而至春天时,那首别离的笙箫曲早已换成了迎新的鼓乐,衰败的芦苇也重新焕发生机,一切都将揭开新的篇章。
衡水湖旅游景区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有着集沼泽、水域、滩涂、草甸、森林于一体的景观,是如今华北平原唯一保存完整的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据统计,这里有植物594种,鱼类45种,昆虫757种,鸟类33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等21种,Ⅱ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等63种。
一入园区,我迫不及待地朝着碧水港湾走去,想要尽快坐上游船荡漾在湖泊之上。可听闻观鸟台处大批候鸟已经如约而至,我便暂时搁置了游船计划,向着观鸟台改道。
初到观鸟台,几只白鹤正从水面上舞动着优雅的翅膀,一群白鹭飞舞在蓝天与碧水之间,留下一道道洁白的身影。衡水湖的鸟类众多,有小天鹅,有棕褐色的豆雁,还有黑翅膀的长脚鹬。最常见的是野鸭子。它们偶尔潜入水中,偶尔又浮出水面,溅起一圈又一圈的水花,宛如一群顽皮的孩子,尽情地享受着湖水带来的乐趣。
走出观鸟台,下一个观光地点就是生态馆。衡水湖生态馆面积3950平方米,不仅展示了衡水湖的演变史,还将万物共生的自然场景展现在了大众面前。最为惊艳的要数仿真标本、MG动画,那一幕幕美轮美奂的场景,仿佛将我们带入了另一个梦幻的自然世界,又似置身在大自然的科学课堂。这里丰富的生物资源,宛如绚丽多彩的锦缎,编织着独属于衡水湖的魅力篇章。
一番参观后,我如愿踏上游船之旅。衡水湖上微风荡漾,碧绿的湖面随着微风拂过,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偶然有几只小鱼跃出水面,为这幅碧水图添上一抹新色。随着游船的深入,远处的山峦开始变得若隐若现,应着四下里深邃的湖水,不禁让人生出一种置身于世外仙境、下一秒便羽化登仙而去的幻觉。
在游船的船舱里,我们铺上桌布,摆上色味俱全的美食,置身清风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到衡水湖,定然也是要去冀州古城参观一番的。这里始建于汉高祖时期,从汉代筑城,唐、宋、明、清时期均有修缮与规模变迁,一直沿用至近代。
走进古城,斑驳的城墙,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蜿蜒的街道,歌唱着岁月的赞歌。青砖灰瓦,斗拱飞檐,古朴的气息充斥着城内的一隅一角,两侧的建筑显现出曾经的辉煌。偶然走进一间古色古香的铺子,精美的文创吸引了我的目光。剪纸,玉兔捣药的艾草熏香,田园棉手织粗布……就像是一幅新时代的画卷里掺入了古老的时光。究竟是置身于旧日的华都,还是如今的景区,我早已不知。
夕阳尽了,当最后一抹余晖散落在冀州古城的土城墙之外,月色便攀上了古老的钟楼。开元晚钟曾是“开元寺”的一部分,也是这座古城的八景之一。岁月变迁,事物更迭,如今,世人也只能通过观赏这些旧景,来告慰怀思故都之情。
从衡水湖旅游景区出来,我的思绪却仍然停留在那里。我想化为一只白鹭,飞过千年古城,掠过净澈的湖水,流连于芦苇丛、湿地之中,自由地度过属于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