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排好队,电子票在左边检票,纸质票在右边检票。”追寻着北京的年味儿,2月2日,记者来到第三十七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
刚到地坛公园西门,记者就看到朱红色宫墙下已经排起了蜿蜒数十米的长队。工作人员“滴滴”的检票扫码声与冰糖葫芦小贩的吆喝声交织,穿黄色羽绒服的工作人员拿着喇叭提醒。
抬头向里望去,红金相间的卡通生肖蛇雕塑在大路正中央,仿佛在迎接各地远道而来的客人。
踏入庙会大门,一排排大红灯笼悬挂上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最先看到的是各式各样的年货摊位,从手工编织的中国结到精美的剪纸,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摆着蛇年定制款兔爷儿的摊位前,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购买。“蛇盘兔儿、辈儿辈儿富,这是句老话,在蛇年尤其应景儿。”非遗传承人张忠强热情地向游客介绍,“您看这尊兔儿爷右边有朵桂花,它既代表着生生不息,也代表着非遗手艺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
随着人潮往里走,就闻到了扑鼻的香味。糖葫芦晶莹剔透,红得诱人,咬上一口,酸甜交织的滋味瞬间唤醒童年的记忆。豆汁儿配焦圈,独特的酸香,让许多“老北京”爱不释“口”。“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的庙会,这些小吃让我太惊喜了,明年我还会再来打卡品尝。”来自湖南的游客王女士说。
今年地坛庙会的一大亮点是有各省市的驻京办事处入驻开店,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舌尖上的旅行。厦门的肉燕汤、内蒙古的奶茶、新疆的肚包肉……每一家店铺前都人头攒动,游客们争相品尝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美味。北京市民王清感慨道:“以前过年总想着去外地旅游尝尝鲜,现在庙会直接把各地美食带到了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
不远处,“年俗知多少”知识擂台活动开始了,舞台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只见身穿“土地公”和“天君”服装的NPC(非玩家角色)走上舞台说:“答对五道题就可把年味大礼带回家!谁想来挑战?”台下的市民游客纷纷举手,踊跃参加。“我还是第一次在庙会上参与这种互动式答题活动,感觉这种方式很新颖,能在互动中学习年俗知识。”北京市民张先生说。
“我来北京十几年了,来赶个庙会逛一逛,人气很旺。”庙会出口处,拍照留念的“50后”王立琴女士说,希望地坛庙会能够继续守住这浓浓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