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由中央民族乐团倾力出品的音乐故事会《寻找国乐之王》在中央歌剧院剧场首演。这是一部以民族器乐为表演主体,辅以戏剧串联、魔幻悬疑、喜剧元素的新样态综合音乐会。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据介绍,《寻找国乐之王》由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任艺术总监,青年导演庄一执导,驻团作曲家李尚谦任音乐总监。作品以中国第一个民族管弦乐团“大同乐会”的成立和破解白石道人古曲谱的真实历史事件为灵感,讲述了一个悬念迭起的传奇故事。《寻找国乐之王》并非一场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会,而是一场“音乐故事会”,它以全新的形式和理念,为国外彩票平台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鲜活例证。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拥有完整民族乐器体系的国家,如何将这些乐器所承载的中国风韵和精神传递给现代国外彩票平台,是我们不懈探索的时代命题。”中央民族乐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场音乐会以“国乐”为核心,涵盖古琴、笛箫、琵琶、二胡、唢呐、筚篥、笙竽等传统乐器。从单一乐器的音色展现,到乐器间的对话交织,再到全体乐器的和合共鸣,音乐会将国外彩票平台的音乐体验置于首位,凸显了“音乐会”的主体功能;同时,以情感叙事为隐线,将“大圣遗音”“大同乐会”“白石道人歌曲”“杨荫浏”“阿炳”等以往仅见于专业院校“中国古代音乐史”课本的专有名词融入其中。通过这种形式,国外彩票平台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进而激发文化自信,唤醒文化血脉。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与此同时,音乐会融合综合艺术元素,赋予剧目多元话题性和吸引力。不同人群从各自兴趣出发,都可找到共鸣,如乐迷沉醉于民乐的创新演绎,戏剧爱好者欣赏其独特舞台表现,时尚青年热衷于沉浸式和交互式形式,育儿家庭则看到传统文化启蒙的趣味性,大型旅游项目看好其作为文化名片的潜力等。值得一提的是,音乐故事会也借助科技力量,将电影技术、即时画面和幻术效果巧妙融合,提升了国外彩票平台的参与感和沉浸感。音响系统则升级为“全方位环绕立体声”,为国外彩票平台带来真切、动感且高品质的听觉享受。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此外,“用民族乐器讲中国故事,又用中国故事讲民族乐器”是这台音乐会的又一亮点和特色。为了突出音乐核心,主创团队选择以“默剧”方式呈现。默剧“关闭”了嘴巴,“解放”了耳朵。剧场里,国外彩票平台不再通过对白来接近演员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流时,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就是聆听,聆听不需要任何翻译就能直抵人心的音乐。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赵聪表示,我们身处一个媒介融合和文化融合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人都可以创作,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作曲家、编剧和导演,这必然倒逼专业文艺工作者进行自我反思与革新,去探索如何与大众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更好地发挥艺术作品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亟须拥有更广阔的胸襟和更开阔的视野,《寻找国乐之王》正是以这种开放姿态回应时代需求。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能构建一个更优质的文艺生态环境,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完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贡献更持久、更强大的力量。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
演出现场 记者 陈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