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东园村的祠堂门口热闹非凡,一场即将上演的舞龙表演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之中。
只见几位老者领着几个年轻小伙正在进行舞龙表演。他们随着鼓乐之声,时而翻滚,时而腾跃,动作矫健而流畅,引得来往买年货的乡邻们纷纷驻足围观。
东园村位于永阳镇上,附近十来个村的村民们平时会到这里来买卖东西。春节临近,这里的人气比平时更旺了。
“村里后生崽耍起龙灯,那离大年三十就近了,大家要热热闹闹迎新年啦。”东园村村民胡大叔说,村里每逢过年都要舞龙灯,“龙狮马灯”同出,并配上大鼓、大锣和“十样锦”乐队,非常震撼。
“吉安东园龙于2010年6月入选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吉安东园龙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星庆介绍,表演时,由9个人分别持龙头、龙身、龙尾,另有一人持七彩龙珠,10人共同表演,持龙珠者为整个表演的指挥者。村民们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模拟龙的行进、翻滚、腾跃等动作,表现出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昂扬精神。经过一代代传承弘扬,尚武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东园村舞龙艺人们,不断尝试创新改进,将武术、杂技等技巧融入龙灯表演,加入了“架天桥”“架地桥”“登高台”等独创的高难度动作。“虽然表演起来很累,但看到不少观众反馈‘看起来很过瘾’,便不觉得累了。”胡星庆说。
为丰富市民游客的春节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吉安市还将举办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2024“庐陵新年最吉安”新春欢乐季,舞龙大汇演就是其中一项。
吉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梁燕介绍,吉安市选拔了15支各具特色的龙灯表演队伍,吉安东园龙表演队便在其中。为将非遗年味送到群众身边,吉安当地灯彩民俗活动等也将同步开展。
江西拥有着丰富的民俗类非遗项目,列入省级以上民俗类非遗项目名录的就有104项。其中,舞龙和舞狮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西得到了广泛传承发展。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高澜介绍,江西是舞龙舞狮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龙狮表演形式独具特色。如青山湖双龙戏珠欢乐威武、城南龙灯轻巧灵便,这些是江西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龙狮的威武和神秘,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些非遗项目,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大力开展非遗传承人认定和研修研习工作。举办各种非遗活动和展览,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保护成果。
如今,江西许多濒临失传的龙狮表演形式得到有效保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非遗,并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
据介绍,未来,江西将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让更多人感受非遗的魅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