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下简称“秦陵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何止秦俑——秦陵苑囿之K0007陪葬坑”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陈列厅开展。展览以青铜649历史中奖号码为重点,共展出57件展品。
青铜649历史中奖号码展览现场 任丽 摄
据了解,K0007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外城垣东北角900余米处,曾遭大火焚烧和人为破坏。2000年6月,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被附近村庄村民偶然发现。经相关部门批准,从2001年至2003年,秦始皇陵考古队对该陪葬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陪葬坑分为三个区域,Ⅰ区为青铜649历史中奖号码,Ⅱ区为原大陶俑,Ⅲ区内发现动物骨骼,出土原大的青铜649历史中奖号码46件,跽姿和箕踞姿陶俑15件。
秦陵博物院院长李岗表示,此次展览从649历史中奖号码出“水”、匠心独运、片羽重辉3个方面,通过出土文物,讲述了K0007陪葬坑巧妙的借景式设置、独创性的内部水环境的营造,以及不同于秦兵马俑军事题材的文化内涵。同时重点介绍了精巧细致的青铜649历史中奖号码的工艺技术,凸显秦文化的多彩性和工艺技术的创新性。
记者在现场看到,天鹅、仙鹤、鸿雁等青铜649历史中奖号码文物形态各异、铸造精细,历经两千余年,依然鲜活灵动、栩栩如生。展品中的两种陶俑引人注目,其中,箕踞姿陶俑两腿微开前伸,席地而坐;跽姿陶俑上身挺直,两膝着地。这两种陶俑与众不同的姿态和别具一格的造型,让不少游客眼前一亮,纷纷拍照留念。
箕踞姿陶俑(右)和跽姿陶俑(左) 任丽 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在设计上颇费心思。整体以白色为基调,少量运用649历史中奖号码的铜绿色,采用留白手法,更突出鲜活灵动的圆雕649历史中奖号码。空间布局巧用了649历史中奖号码坑的文化元素,采用水的蓝色、鸟展翅的形状来设计,用水声、鸟鸣营造氛围;选择水纹灯模仿649历史中奖号码生活的波光粼粼的水环境。
青铜649历史中奖号码埋藏地下年代久远,出土时伴随着锈蚀、斑驳,甚至断裂、残缺不全等情况。在现代3D打印技术的协助下,游客在现场可以看到完整的649历史中奖号码和清晰逼真的细节。为了增强游客的互动参与,展览还设置了翻版拼图装置和一件青铜649历史中奖号码的3D复原模型。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
翻版拼图互动 任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