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江山壮丽,我说长江。我叫李风,是一名摄影师。我从1993年开始拍摄三峡,一拍就是三十年。

最近的一次拍摄,我拍了水下三峡。这个想法其实我10年前就有,但因为技术的限制,一直到今年才实现。有了专业下潜队员和水下无人机的支持,我反而不是那么关注“拍不拍得到”的问题。我更关心三峡大坝蓄水20年,水下的变化。有的地方是不是被泥沙覆盖?有的地方是不是长水草了?甚至,有的地方是不是能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这次下潜就像寻宝一样。我们在瞿塘峡附近看到了淹没在水里的古栈道。瞿塘峡是三峡里水势最急、山最陡峭的地方,几乎都是悬崖峭壁,很多古栈道都建在悬崖上。看到下潜队员从岸上沿着露出来的古栈道一步步走到水里,我仿佛看到他们的脚步一步步踏过了20多年的时间,十分神奇。

离开三峡,背一棵桃树

都说三峡是长江最壮丽也最危险的一段。我可以骄傲地说,从1993年到现在,有关三峡的所有重大事件我都在现场。三峡大坝建成、三峡大坝的水位到175米、三峡大坝发出第一度电、三峡大坝截流……我一个都没有错过。胶片时代,我总是舍不得按快门,按一次就少一次,可能眼看错失的镜头比留下的还要好。到了数码时代,我不会再放弃任何一个值得记录的画面。

三峡大坝首次蓄水175米

历史不只是物质空间的变化,它也有人的情感结构的变化。我不停地去三峡,在找的就是这些东西。很多人,特别是没来过三峡的人、没有看过长江的人、没有看见过长江上游和下游变化的人,他们不会知道三峡大坝建成后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都说三峡修起了大坝,我觉得其实它是打开了一扇门。曾经的三峡,相对封闭落后。由于交通的原因,我们在这里好像只能看着各地来的船过三峡,我们能看到上海人,能看到武汉人,能看到南京人,但是我们无法到那里去。三峡大坝的修建,它恰恰是把这一道门给打开了,我们跟上了奔腾的水流。

三峡船闸正式通航

从长江源头一直到长江入海口,我跑过很多趟。以前三峡这边种包谷,很多土地被破坏了。现在我们以种植果树为主,比如巫山李子。那里的春天跟世外桃源一样,满山开的都是李树,远远看着像下雪一样。如今,不光是让树成林,李子也成了三峡的一个标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我拍三峡的30年里,三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峡的人也是。这种变化不是简单地,吃得更好、穿得更好,而是,我们通过一扇打开的门,走向更开阔的世界。

三峡首航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李树峰:

每一幅影像都是一座时间的遗址,留给后人观看和体验。李风的拍摄方法当下是属于报道摄影,长期看是属于社会纪实摄影,最后形成了一个大的数据库。跟踪拍摄30年,三峡人的故事、三峡人的精神、三峡人的家国情怀、三峡人与土地的关系,三峡人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关系,它整体来说都是三峡工程的一种历史的记录,有很强的文献价值。看长江,看三峡,不简单地是一个地球表象,实际上是在寻土、寻根、寻初心,深沉的一种文化追寻在里面,有中华民族的文脉、血脉、根脉在里面。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沈静文 杨宁

记者丨王雪洁 杜希萌 陈鹏

编辑丨王雪洁 廉金亮 章宗鹏 丁骁

图片丨李风

音频制作丨李晓东

视频导演丨陈鹏

视频拍摄丨王宏超

视频剪辑丨王宏超

后期制作丨廉金亮 蔚天雄

设计丨宋瑜珊 曹懿心

资料支持丨总台资料馆

学术顾问丨任慧

专家统筹丨高琰鑫

学术指导单位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

亚洲体育博彩平台官网-亚洲体育博彩平台开户-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注册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