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社主办
公司主页
您的位置:首页 >
火烧猪是德宏州盈江县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作为盈江地区傣族人民的传统名菜,由于风味独特,回味无穷,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逐步在全县各民族中流行开来。
建水西门外,有一口大板井,井水甘甜可口,用它做出的豆腐称之为“西门豆腐”,味道极其鲜美。西门豆腐制作技艺有近630年历史,流传至今,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玉溪与江西景德镇、浙江江山被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玉溪青花瓷代表着历史上云南陶瓷烧制技艺的杰出水平,其青花瓷器造型古朴敦厚、纹饰简洁生动,有着鲜明的民间特色,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
开新街,彝语称为“哩夕哩”,流传于玉溪市峨山县塔甸、富良棚、大龙潭、岔河、甸中一带,节期定在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赶集日。彝族开新街活动于2017年2月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建水甜醋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它在建水的饮食文化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它闻起来有淡淡的酒酿香味,浓郁的大麦、糊米香,食之香醇爽口。2022年12月,建水甜醋入选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甲马是古老的民间版画及雕版印刷品,昭通人称印刷甲马的版子为“科仪版子”,印刷出来的作品称“科仪”。从事甲马雕刻印刷的艺人在昭通市镇雄、威信、彝良、盐津、大关、永善、巧家等县均有分布。2017年,昭通甲马被列入云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独龙语里,独龙毯叫“约多”,由独龙族妇女手工编织而成,传统的独龙毯纹样大多为多种直线条纹连续拼接而成,仿佛是“指尖上的彩虹”,由于其色彩绚丽,因此编制毯子的独龙族妇女也被称为“织彩虹的人”。
在少数民族众多的红河大地,每一幅刺绣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包罗万象、做工精巧,诉说着千百年来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智慧。一针一线,绣出最炫民族风。
彝族四腔是“滇南彝族四大声腔”(四腔、五三腔、海菜腔、山药腔)之一,主要流传于玉溪市的峨山、通海和华宁以及红河州的建水、石屏县一带彝族聚居的地方。2013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凤羽砚,产于大理州洱源县西南部的凤羽镇,是南诏、大理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光泽深沉,易于磨墨,砚盖凝珠,存墨不腐,磨出的墨汁流利锃亮,凤羽砚因此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