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以生态资源为基础、民族风情为特色,紧紧围绕吸引游客这一关键目标,积极布局“一核两带多点”的全域旅游规划。通过串点成链、全域联动的发展模式,南华县在农文旅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深耕,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数据显示,2024年,南华县旅游市场成绩斐然,共接待游客356.97万人次,同比增长6.82%;实现旅游总花费36.95亿元,同比增长16.84%。

打出“组合拳” 构建旅游市场全新格局

当夜幕降临,南华县龙泉广场上就会响起动感的彝族乐舞。在这里,餐饮、歌舞、音乐与浓郁的彝族文化相互交织,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从龙泉广场向外延伸,锦绣城—两旗海生态景区—镇南枫景里,共同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一环”旅游服务圈,游客在此既能品尝到风味独特的美食,欣赏到精美的彝绣服饰,还能参与热闹的彝族打跳活动,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南华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精准发力,打出规划融合、资源整合、要素聚合的“组合拳”。在打造“一环”旅游服务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旅游线路,形成了以龙川江—灵官桥—鹦鹉山—德茂庄园—罗家屯艺术村为主的生态休闲、特色民宿、文创研学“二环”旅游新业态以及以雨露田园综合体—沙桥街—五街百菌园—一街黑泥温泉—兔街茶庄园为主的田园风光、生态体验“三环”旅游拓展线。在旅游景区创建方面,南华县成果丰硕。德茂庄园、风华雨露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6家特色民宿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住宿选择。

岔河村、风华雨露景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点位,同时,南华县还精心搭建了昆明(玉溪、蒙自、大理)—南华两日游线路及“蘑”幻童年6日研学线路,积极开拓“一老一小”亲子游、研学游等新兴旅游市场,实现了从过境游向线路游、研学游的转型升级。

巧用“菌子牌” 引爆网络流量新高潮

“吃菌子还得去南华,地道、新鲜、种类还多!”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兴对南华的菌子赞不绝口,他介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到处都能看到推荐到南华吃菌子的内容。”

南华县深知宣传推介对于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始终将其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在第二十一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期间,南华县的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活动期间,海内外曝光量高达7.36亿次,“吃菌来南华”话题阅读量超过5654万,网友线上线下打卡南华的曝光量超过2250万次。网络大V制作的云南·南华野生菌交易中心夜景和万人打跳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带动网友制作同类视频2万余个。

此外,南华县与途牛旅游网合作打造的“锦绣彝乡·菌临南华”IP,话题播放量超720万次,“到南华捡菌克”多次登上热搜榜。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下,云南·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4天时间接待游客19.26万人次,蘑菇小屋民宿接待82个团共3800多人,“寻菌之旅”成为南华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

激活“新引擎” 开启乡村旅游崭新篇章

春分时节,南华德茂庄园里樱花漫山遍野,竞相绽放;雨露阿呀噜田园农庄中,金黄色的油菜花铺满田野,生机勃勃;兔街茶园内,翠绿的古树茶新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美丽的田园风光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打卡。

雨露乡人大主席许德存介绍:“近年来,每逢周末,雨露乡都会迎来大量省内外游客,其中不乏旅游主播和旅居客。我们整合了菌窝子、鸡枞保育促繁基地、阿呀噜农庄、蘑菇小屋等文旅资源,大力发展水果采摘、鸡枞窝认养、野生菌采烹食及农特产品销售、餐饮、住宿、儿童娱乐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努力打造既有生活气息又充满诗意的新时代旅居乡村。”

目前,南华县的乡村旅游业态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激发了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旅游不仅成为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2024年,全县接待乡村旅游人数114.24万人次,同比增长6.82%;实现乡村旅游花费8.13亿元,同比增长16.84%。

在农文旅融合的道路上,南华县正不断探索前行,以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更加创新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南华县委宣传部 供图)

足球竞彩分析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