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4日起,云南省屏边县文化馆将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苗族花山节”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将以“保护文物传承文明”为主题,集中在长晟中央广场、玉屏中心校新荣小学等场地进行。其中,启动仪式暨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企业“长晟杯”端午节包粽子大赛,将于4日上午09:00—11:00在长晟中央广场进行;6月4日19:30—21:00,将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文化展演暨“苗族花山节”申遗成功十周年文艺晚会,屏边苗族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将轮番展演。
另外,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调查成果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6月5日)也将接连举办。
“苗族花山节”申遗成功十周年
苗族踩花山,百年踩一山,一山踩千年。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是苗族同胞盛大的欢庆节日。“花山节”文化色彩浓厚,又称为“踩花山”“耍花山”,意为“欢聚、团结、山上的聚会”,是苗族群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昭示后人团结和睦、友善往来、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农历正月初三到初七,屏边县苗族群众聚集在一起,共同欢庆“花山节”,开展芦笙舞、爬花杆、民歌对唱、斗牛、斗鸡等民俗比赛。
芦笙悠悠情意长,苗家歌舞迎八方。每年“花山节”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苗族同胞身着艳丽的“花衣”,吹芦笙、唢呐,跳芦笙舞、对苗家山歌;斗牛场上往往人头攒动,同时也“险象环生”;还有蜡染刺绣、斗鸡、踢脚架、打陀螺……节日期间,大家尽情地对歌、盘歌、跳舞,以节助兴、以节传情、以节为媒,释放劳作的艰辛、传递丰收的喜悦、收获爱情的幸福,演绎苗族传统歌舞的饕餮盛宴,共育民族交流交融的喜庆乐园。
“花山节”举办时间各地不一,云南南部的苗族都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期间过节;而昆明、楚雄、昭通等地区的苗族则于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过节。
作为苗族传统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和展示,“花山节”内涵极为丰富,涵盖了苗族的人生礼仪、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思想意识、传统艺术和传统技艺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充分展示了蕴含在苗族民间中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根源。2014年,“苗族花山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