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春雨后,被鲜花簇拥、古柏环绕的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太公红军山生机盎然。三丈三尺高的红军烈士纪念碑下,一位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将一朵白色菊花轻轻放在碑前,花瓣上的水珠晶莹剔透,正如孩子清澈澄明的心。

游客羊秉先来自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为了让儿子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他趁着五一假期带着一家人开启了昭化红色之旅。

红军山原名太公山,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31军276团曾在太公寺古庙(现红军大院)里驻扎战斗过,为纪念历史、缅怀先烈而更名。

太公红军山尚有团部练兵场地、红军井等遗址,山巅周围迫击炮阵地及机枪步枪掩体遗迹仍依稀可见。而红军大院则是原红四方面军276团团部,如今指挥部、机要室、作战室等旧址保存完好;文物陈列室内展示着当年红军发行的布币、铜币,使用过的大刀、长矛、弹壳、马灯、草鞋、针线包等。

英雄不该谢幕,历史需要铭记。沿着登云梯—红军亭—红军大院—烈士陵园—红军山石刻碑林—徐帅题词纪念碑—松林游览路线,各地游客参观革命遗址、瞻仰革命文物、聆听革命故事,感受深厚的红色文化魅力。

“有120多位烈士安葬在烈士陵园!1933年11月,太公寺乡苏维埃主席兼马鞍山游击队长曹兴发及革命群众15人,被反动民团抓捕杀害,其遗骨于1991年5月24日迁葬于此……”讲解员张德成讲得细致,游客们听得认真。

今年五一假期,太公红军山人气十足。一连好几天,为了留出更多时间服务游客,张德成尽量少喝水、少去厕所。“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讲十几场。”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对红色文化感兴趣,这个在太公红军山做了10余年义务讲解员的红军后代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每年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期间,是各界人士前来红军山缅怀祭拜英烈的高峰时段。“我们紧紧抓住宝贵的红色资源,大力推进红色文化强镇建设。对场镇建筑风貌进行统一打造,收集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并争取到300余万元对红军大院进行保护提升,同时实施红军山党性教育基地培训创新模式。”太公镇党委宣传委员张建介绍,每年约有党员干部、学生2万余人次在红军山参加学习培训活动。

如今,太公红军山已经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事实上,太公红军山并非昭化唯一的红色旅游景区,“檬子垭战斗”遗址、“凉亭子战斗”遗址、“傲盘观战斗”遗址、“强渡嘉陵江战役”重要渡口之一猫儿跳等,如今都已成为知名的红色景点,向世人讲述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继春节喜迎“开门红”后,昭化旅游在五一期间依然热气腾腾,尤其是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成为一大亮点。

“我们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体验、红色研学等元素,探索出一条‘红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昭化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局长仲传武说,昭化对广昭战役遗址、昭化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等重要革命遗址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利用和展示工程,还先后升级改造张明秀(罗炳辉将军夫人)事迹陈列室,建设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馆、以昭化籍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化武的英勇事迹为主线的云雾村史馆等。

为了讲活红色故事,近年来,昭化还大力推进“红色+”产业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陆续开发出“红军厨房”“红色宿营地”“农耕体验区”等“红色+乡村旅游”新业态,同时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制作、售卖特色纪念品或参与民俗表演节目,有力促进了红色文旅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

香港RW上投注 - 体育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