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红色>

春日里的河南新县,红色旅游景区人流不断,市民游客在这里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美好生活。

革命老区因何焕发新颜?“这跟我们深入挖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有关。”采访中,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晓亮道出了其中关键。“通过稳步推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新县实现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出彩、出圈。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398.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09亿元,其中红色旅游人次占比达92.5%。”李晓亮说。

重规划 绘就全域共美蓝图

新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东南部、大别山腹地,素有“红色首府、将军故里、诗画江南”的美誉。

新县目前拥有3A级以上红色景区7家,建成红色精品工程35个、博物馆纪念馆17个,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建成旅游公厕638座、旅游驿站35处、咨询中心24个、生态停车场130余处,实现重点景区免费Wi-Fi、语音讲解全覆盖。建成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完善“一码游新县”APP,为游客提供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一站式服务,形成“处处是风景、路路是景廊、村村能服务”全域红色旅游格局。

谈起目前取得的成绩,新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余长江表示,这都是坚持把全县作为一个红色大景区来打造,在空间、时间和业态上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布局和推进的成果。“在顶层设计上,我们成立县委书记挂帅的红色旅游委,整合鄂豫皖苏区革命旧址群、烈士陵园、博物馆等资源,组建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管委会,成立交旅文创指挥部,构建以红色旅游委为主导,首府旧址管委会、交旅文创指挥部、文广旅局、文物事务中心各司其职的‘一统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机制,确保在党委、政府主导下作规划、定政策、抓督导、促落实。”

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汪宗军介绍,“结合新县革命史和区位实际,我们编制《新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总体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界线,构建‘一轴·一带·四区’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结构;坚持政府筹资、部门争资、招商引资、市场融资‘多轮驱动’,实施首府旧址等改造提升工程,恢复首府街区古风古貌,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文旅消费集聚区;实施‘1235’交旅融合示范工程,修建沿大别山高速公路等项目,便利游客出行。”

同时,新县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坚持革命文物“活化”保护。实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项目,建成大别山红旗不倒核心地景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纪念园等。成立英雄山党支部,开展革命后代、烈士家属“口述历史”抢救工程,完成170万字调访资料整理,建成大别山革命史资源库。

抓产业 红色赋能业态融合

春耕时节,在新县乡村旅游点的田间地头,能看到不少农事体验项目已准备就绪,等待游客到来。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要求,新县努力找准最佳连接点,通过做好“红色+”文章,不断拓展延伸红色文化链条。“红色旅游+农业”便是其中之一。

记者了解到,新县统筹整合农文旅资源,将红色文化植入农事体验、田园观光、赏花摄影等多元业态,建设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6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21处,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10个、省级34个、市级40个。发展农家乐820余家、乡村民宿175处。

“我们积极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以及写生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拓展了‘赏花经济、赛事经济、露营经济、夜游经济’空间,带动了民宿经济、餐饮经济、庭院经济等繁荣发展。”汪宗军说。

从鄂豫皖苏区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到全国革命老区羽毛球邀请赛,红色体育赛事在新县接续上演。成功举办“鄂豫皖苏区体育协作区篮球赛”、2024中国山地速降联赛、全国革命老区羽毛球邀请赛、全国和美乡村广场舞大赛等赛事,让新县旅游的朋友圈频频扩容。

在新县的很多景区,成群结队的中小学研学团队也成为一大亮点。“在研学旅游方面,我们建成了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小学研学实践营地,注册了‘大别红营’研学区域品牌,‘大别红营的一天’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重点推荐研学教程。目前,新县扶持发展红色培训机构29家、研学旅行营地(基地)26处,累计培训学员超150万人次。”汪宗军介绍。

强服务 让游客想一来再来

每到五一、十一假期,新县的大别山干部学院、大别山商学院都会开放餐饮住宿,推进“红细胞”志愿服务进景区,让游客既能看得见美景,也能通过全县范围内热情周到的服务,感受到革命老区的真诚。而这也是新县通过强化服务,让游客想一来再来的原因之一。

“针对红色旅游‘回头客’较少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各种措施,持续提升游客体验感与满意度,让游客乐游新县、享游新县。”新县旅游协会名誉会长李良斌介绍,新县建立“1+3+2”旅游综合执法机制,组建旅游协会、餐饮(酒店)协会、民宿协会、旅游商品协会,推广行业行规公约,推动行业自律、合作共赢。

优化服务,人才是基石。新县每年设立1000万元奖励扶持资金,用于人才培养。

余长江介绍,新县深化与高校人才合作机制,邀请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信阳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定点人才帮扶。在人才引进上,制定“红城英才”招录计划,举办“红城管家”“红城厨艺”“红城全域讲解员”“文旅企业主理人”“大别山红色旅游讲堂”等各类旅游培训班830余期,免费培训各类旅游从业者1.3万人次,逐步构建政府、景区、乡村、个人“四位一体”的交流促进平台,有效提升了红色旅游产业链上的综合服务水平。

汪宗军告诉记者:“《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等级划分》作为全国首个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行业标准,从机构制度、文化保护等6个维度制定了规范性指引,为新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遵循。新县文旅部门正多措并举推进标准落地。”

开云体育被查 - 体育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