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培育形成伟大的延安精神,留下大量珍贵的红色资源。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全国妇联宣传部主办的全国妇女儿童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延安启动。活动以“追寻红色记忆 祝福伟大祖国”为主题,邀请广大妇女儿童在红色旅游景区(点)、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时参与线上打卡,分享参与红色旅游的体验,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影响力。
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以及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指示与论述精神,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作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宋奇慧说,希望大家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做好红色旅游宣传推广,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打造出更多内涵丰富的红色旅游品牌。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推出千条红色旅游研学线路,开展万场红色旅游宣讲活动。
“全国妇联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举办本次活动,也是希望广大妇女儿童积极走进红色旅游景区(点)、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厚植家国情怀。”全国妇联宣传部副部长王秀江说。
近年来,红色旅游成为带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杨宏兰说:“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红色旅游务实合作,共同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业态融合发展
延安现有革命旧址445处。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延安通过“红色旅游+研学教育”“红色旅游+文化创意”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助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延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延安共接待游客4198.77万人次,综合收入330.7亿元。
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拥有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部旧址、党徽广场等景点,是集参观、学习、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名镇。
“三五九旅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参观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后,从天津来研学的黄同学说。
延安南泥湾红色文化培训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靖介绍:“我们将红色旅游资源与研学相结合,开发设计了红色研学、生态研学、水美乡村等主题课程,吸引全国各地的孩子们来此研学。”
延安通过“红色旅游+研学教育”,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积极创新研学旅游产品体系。此外,延安还以“红色旅游+文化创意”模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文创、演出之中,引导游客从中了解红色历史。
“延安故事”文创店围绕“带得走的延安文化”这一主题开发售卖文创产品,现拥有7家线下直营店。工作人员介绍:“我们自主研发设计了400多款文创品,包括延安土特产、办公用品、生活日用品等产品类型。”
除了逛革命旧址、买文创礼物,来延安旅游,红色历史歌舞剧《延安保育院》也不容错过。
《延安保育院》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后方的保育员妈妈与革命后代的故事,再现了革命先辈为抚育“希望火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陕旅集团延安唐乐宫总经理助理黑乐乐介绍:“从2011年首演至今,《延安保育院》累计演出5000余场,接待游客450万人次。”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黑乐乐介绍,除了通过艺术表达的形式满足游客的红色文化需求,他们还通过打造大中小学“大思政课”活动、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等措施,带领学生深刻体会红色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
交流分享经验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名单,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等10地入选。自试点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找准定位点,突破关键点,积极探索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活动期间,试点单位代表交流分享了工作经验。
星星之火,从这里燎原。近年来,井冈山发挥“历史红、生态好”的禀赋优势,努力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好、旅游经济效益带动好、各业态融合发展好”的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井冈山管理局代表介绍,入选试点以来,井冈山全面整合资源,坚持红绿互联、文旅互融、政企互促,不断提升红旅融合吸引力;坚持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打通红旅融合渠道,变乡村为景区,变景区为基地,变文化为项目,充分体现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围绕创建“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国际知名旅游休闲度假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区”的目标发力,确保试点抓出成效。
韶山青青,韶水绵绵。韶山积极发展红色教育,做优文创、演艺,改善文旅环境,多措并举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韶山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代表介绍,韶山重点抓教育培训,将毛泽东同志故居等景点打造为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了《最忆韶山冲》等红色演出和军博园等红色文化体验场所,定期举办节会活动,丰富旅游体验;创新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下一步,韶山将以高质量承办“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为契机,努力打造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