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最大的市辖区,是佳木斯名副其实的城市后花园。近年来,郊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抢抓旅游消费从自然风光游向度假体验游转变契机,聚焦乡村微度假,发展休闲度假业态,激活周边城市休闲旅游消费升级,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速均保持20%以上,今年旅游人数有望突破200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5亿元,打造了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样本。
赫哲文化赋能民俗体验游焕发生机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乌苏里船歌》悠扬的旋律,让赫哲族走进大众视野。郊区充分挖掘赫哲族文化的多元价值与综合带动效应,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作为赫哲族聚居地之一,赫哲村建起赫哲族民俗村,并精心打造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如今,赫哲村已形成民宿、露营、农家院、鱼皮工作室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格局,荣获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
今年全新落成的佳木斯赫哲文化艺术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室内赫哲族鱼皮技艺展馆,内有鱼皮技艺传习展示馆一座、桦树皮技艺传习实践基地一处及完备配套设施。“制作一套鱼皮衣,从挑选合适的鱼材、鞣制鱼皮、制作鱼皮线、磨制鱼骨针到精心拼缝,需耗费几百斤鱼皮,耗时至少一个月,故鱼皮衣价值不菲。它不仅是一件服饰,更是赫哲族历史文化的鲜活见证,凝聚着赫哲族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勤劳品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佳木斯马华赫哲鱼皮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华介绍。
当下,赫哲文化艺术中心已转型为集培训、展览、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民族特色文化传承研习基地以及佳木斯地区数控技术助力非遗产品开发的研学大本营,且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年内接待游客量已超10万人次。
聚焦冰雪体育资源 做大做强“冰雪经济”
冰雪研学活动备受追捧,敖其湾滑雪场成为冬季旅游热门打卡地。目前,滑雪场滑雪俱乐部扩容至3家,各类冬令营活动精彩纷呈,接待研学团队超千人次,不仅吸引本地游客,周边地市乃至省外游客也纷至沓来。此外,郊区还举办了 “骥驰冰雪秀”拖拉机冰雪嘉年华活动、佳木斯职工滑雪邀请赛等,让“冷资源”成功转化为“热经济”,点燃冰雪旅游激情。
敖其湾滑雪场经理姬鹏宇介绍,2023—2024年雪季,滑雪场共接待游客4万人次,营业收入达550万元,同比净增27%。今年,敖其湾滑雪场融入亚冬会冰雪元素,与旅行社合作推出研学线路,还谋划举行“我在敖其湾看亚冬会开幕式”观赛活动、书法展、赫哲文化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让游客玩得好、尽兴游。
佳木斯市郊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孙大江说,今年冬天,按照省市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佳木斯市郊区主动抢抓“亚冬会”旅游热潮,持续丰富旅游业态,建设完善冰雪游乐园、冬季露营地、赫哲雪村等旅游业态;丰富冰雪活动赛事,谋划举办全市青少年滑雪趣味赛、少数民族冬季冰雪趣味运动会等冰雪体育赛事;强化冰雪旅游宣传,围绕“郊野冬趣”主题,大力推广冬季旅游攻略、节庆活动及精品路线;强化冰雪旅游安全,用最优质的服务、最安全的保障为游客朋友们营造舒适的冰雪旅游环境。
农耕文化添彩 研学实践体验游成效初显
立足“乡村旅游,自在郊区”品牌定位,郊区紧扣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主题,大力推广农旅融合产品,农业研学实践成果丰硕。万庆稻田公园、滨湖采摘园、山水渔业等一批基础扎实的农家乐突破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积极延伸产业链条,精心打造精品休闲农旅产品,充分释放 “山、村、水、农” 资源优势叠加效应。
佳木斯滨湖山庄作为周末游、休闲游、乡村游的亮点,近年来发展迅速,获得众多游客的青睐。佳木斯滨湖山庄负责人耿爱菊介绍,近年来,山庄建成私家DIY特色小菜园、绿色无公害蔬菜自由采摘区、儿童自然教育试验田等,年均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实现营业额约300万元。
赫哲族度假村是佳木斯市郊区“老牌”乡村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度假村抓住露营经济“风口”,开发建设了室外帐篷、打卡场景、篝火区等多种年轻人喜欢的业态产品。作为佳木斯第一家轻奢露营地,赫哲族度假村对外开放后,开启了新的旅游风尚,用一顶顶帐篷撑起郊区乡村旅游市场。
未来,郊区将继续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指引,深度挖掘生态、冰雪等特色资源,加速价值转化,全面激活特色文旅消费活力,全力打造黑龙江省东部区域休闲度假核心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