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庆祝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绣美龙江粽情传承喜迎亚冬”系列活动在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举办。此次活动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包括满族刺绣(克东满绣)艺术展、非遗端午市集和非遗研学助力亚冬三个板块。
满族刺绣艺术展板块,从克东满绣的工艺成就、美术成就,以及在民众生活中的功能等方面,通过多组合、多角度的方式进行展示。展览包括《丰功伟绩》《锦绣中华》《百卉千葩》《国泰民安》《大美龙江》5个部分,展出40余幅满绣作品和300余件满族刺绣衍生品,鲜活地表达出满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览期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雅梅带领绣娘在现场进行技艺展示和教学,观众可近距离感受满族刺绣的独特魅力。
非遗展示
非遗端午市集板块,香包制作、葫芦烙画、剪纸、刺绣等传统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市民游客可在购买非遗产品、体验非遗技艺、参与非遗活动中,感悟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了解非遗产品蕴含的文化内涵。
研学助力亚冬板块,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与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哈尔滨市道外区教育局等联合举办“非遗大联欢共迎亚冬会”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学校为师生讲授非遗知识,召集小记者和小传承人到省非遗展示中心参观体验,学习非遗制作技艺。目前,已经创作20余件亚冬会题材非遗作品,将在省非遗展示中心和学校进行巡回展出,通过鉴赏、学习亚冬主题非遗作品、非遗项目,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参与非遗保护传承。
非遗展示
为充分展示黑龙江省非遗保护工作新成果,不断提高展馆运营管理水平,2024年,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两项举措。
一是“双月推新展,节庆开集市”。除做好基本陈列、常设展览外,自6月起,每两个月推出一次专题精品陈列展,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节庆期间,组织节日相关项目,开办非遗集市。同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非遗展览、展演、讲座、交流等宣传教育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有力有效宣传和弘扬非遗保护成果。
二是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黑龙江省非遗展示中心位于哈尔滨经济中心,毗邻省博物馆,地理位置重要、精品瑰宝丰富,是全面展现黑龙江省非遗保护成果的重要场馆,是哈尔滨亚冬会期间一项重要文化内容。下一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拓宽非遗保护传承路径,借助旅游实现更广泛的传播与传承,包括丰富非遗旅游产品供给,打造具有非遗元素、适应旅游市场、深受大众欢迎的非遗旅游商品;开展非遗展示展演、互动交流、参观体验等活动,满足游客吃非遗、玩非遗、赏非遗、学非遗、购非遗的需求;加大传播推广力度,线上线下开展非遗宣传,让省非遗展示中心逐步成为可游可学的热门打卡地。(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