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厂游”的火爆,反映了公众对工业文化和科技体验的强烈需求。通过多方努力,破解供需困局,工业旅游有望成为文旅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在北京,参观打卡小米汽车、百度无人驾驶等知名制造工厂的工业旅游线路,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热门选择之一。然而,包括小米汽车工厂在内的多家智能制造工厂存在参观名额“一票难求”的情况,还有一些工厂不接待个人参观者。自2024年年底开放免费参观以来,小米汽车工厂热度持续攀升。今年1月,三场参观活动吸引超8000人次报名,而名额仅60个。
“一票难求”的“名厂游”之所以火爆,根源在于大众对工业生产的好奇。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成为热门领域,人们渴望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感受科技的魅力。以小米汽车工厂为例,参观者可以目睹高度自动化生产线,体验前沿科技。对亲子家庭而言,工业旅游是进行科普教育的好机会。比如,参观食品工厂,可以让孩子了解食品生产流程,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参观汽车工厂,可以接触先进汽车技术,激发对科技的兴趣。工业旅游还可以提供与传统旅游不同的体验,集知识获取、趣味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更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从宏观层面来看,工业旅游对工业企业、文旅产业及地方经济发展均意义重大。对工业企业而言,工业旅游是提升品牌形象的有力手段。通过开放工厂,企业展示生产实力、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增强消费者信任与认可。例如,小米汽车工厂开放参观,可以让公众深入了解其造车技术与理念,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从文旅产业角度,工业旅游可以丰富产品供给,拓展发展空间。工业旅游可以与传统自然、人文旅游互补,满足游客多元需求。对地方经济而言,工业旅游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名厂游”“一票难求”现象的背后,是工业旅游产品供需失衡的表现。工厂开放参观仍面临诸多限制,生产安全是首要考量。制造工厂生产过程复杂,涉及大型设备与危险工序,大量游客参观可能影响生产安全。另一方面,工厂接待能力有限。专业讲解人员、参观路线规划、配套服务设施等难以满足大量游客需求。此外,部分企业对工业旅游重视不够,缺乏开发与运营经验,未充分挖掘工业旅游资源。
破解“名厂游”困局,需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例如,北京市出台《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整合资源、打造精品线路等举措,为工业旅游发展明确方向。未来,应给予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开放工厂,推动工业旅游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企业要转变观念,重视工业旅游开发,加大各方面投入,完善接待设施,培养专业讲解团队,设计丰富参观体验项目。此外,也可以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借助专业力量提升运营水平。
总之,“名厂游”的火爆,反映了公众对工业文化和科技体验的强烈需求。通过多方努力,破解供需困局,工业旅游有望成为文旅市场的重要增长点,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