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冰雪旅游从“冷项目”变成“热话题”。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作出全面部署。“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离不开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这两个核心项目。本文主要探讨两者的关系、优化冰雪旅游应遵循的原则、优化冰雪旅游的对策三个问题。

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的关系

冰雪旅游是以冰雪、冰雪组合景观、冰雪气候资源、冰雪运动等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形式,通常包括观赏冰雪景观、体验冰雪文化、参与冰雪运动等多种形式。冰雪运动则是指以冰雪为主要活动场所进行的体育活动,如滑雪、滑冰的个体或集体运动项目、赛事等,是冰雪文化发展的关键部分。从概念上看,冰雪运动是冰雪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也是冰雪旅游复游率、消费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是互促共益关系。一方面,冰雪运动是冰雪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媒体传播的冰雪运动还是现实参与的冰雪运动,都能吸引旅游者选择冰雪旅游,促进冰雪资源丰富地区加强冰雪旅游目的地建设,以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推动全国冰雪旅游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冰雪旅游也是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推手,冰雪旅游自带人流和现金流,不仅可以让冰雪竞技运动得到健康发展的“底气”,也能让冰雪运动更加大众化、多元化,进一步巩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基础,实现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是共融共生关系。从经济效益的视角看,冰雪旅游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直接促进冰雪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包括但不限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拉动消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多种积极效益。冰雪运动则通过安排旅游者体验冰雪休闲运动、观看冰雪竞技运动或冰雪运动赛事,培养冰雪运动爱好者或专业运动选手等措施,带动冰雪运动装备器材、运动场地、服务设施等全链条优化,做大、做强、做精冰雪经济主体,促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开展冰雪旅游,可以让未见过冰雪的游客体验冰雪文化魅力,甚至能慢慢爱上冰雪运动;通过冰雪运动,可以让参与者享受在冰场和雪地飞翔的快乐,甚至能迷上冰雪旅游。开展冰雪运动竞赛或表演活动也是重要的冰雪文化体现方式,可以成为重要的冰雪旅游吸引物,吸引大众对冰雪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带动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优化冰雪旅游“三原则”

发展和优化冰雪旅游已然得天时、兼地利、占人和。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应当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优化冰雪旅游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实行“政府引导、国企牵头、民企跟进”的冰雪旅游产业模式,构建冰雪文化产业投融资、建设和运营平台。如借鉴哈尔滨成为冰雪旅游网红城市的经验,在发挥政府支持和引导作用的同时,注重市场化运作对冰雪旅游产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带动作用,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冰雪运动赛事组织和经营等活动,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冰雪旅游产业的效率和效益。

二是文旅唱戏与体育搭台相融合。优化冰雪旅游应充分考虑冰雪运动的体育属性,将旅游与体育相结合,普及冰雪运动以带动冰雪旅游。如利用公园、广场等公共用地建设“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打造一批冰雪旅游运动体验基地,为冰雪运动普及提供便利的场地条件;开发完善冰雪运动培训课程,提供专业的教练和培训课程,帮助人们掌握冰雪运动的基础技能,提高滑雪、滑冰运动的参与度,进而激发人们选择冰雪旅游活动的热情。

三是重点推进与全域拓展相联动。发展冰雪运动、优化冰雪旅游的重点是传统的冰雪运动强省和冰雪旅游大省。要全面落实《意见》要求,推动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建设3—5个全球知名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冰雪主题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同时,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冰雪运动引入非传统的冰雪运动地区,并通过培养全人群,特别是青少年的冰雪运动兴趣,为重点区域的冰雪旅游蓄客引流,为冰雪运动选拔培养后备人才,实现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的良性互动。

优化冰雪旅游的对策

我国冰雪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为4.3亿人次,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为5247亿元。同时,我国冰雪旅游产业也存在着市场基础不稳,季节性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冰雪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内涵融入度低,国内冰雪旅游品牌化程度低,冰雪旅游体系建设落后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要结合我国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现状,结合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提出相应的优化发展对策,以筑牢全民冰雪旅游市场基础,全要素推进和优化冰雪旅游,提高冰雪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食有特色”。在雪场附近配套具有地方餐饮特色的美食小镇,并加强业态招商,提高餐饮服务质量,通过与周边乡村的农民建立合伙关系,让周边村民融入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提高冰雪旅游所提供饮食的新鲜度和创意性,举办美食节活动,实现冰雪与地方美食联动,推出一大批“冰雪美食”,增加冰雪旅游的趣味性。同时,注意对冰雪美食的质量管控,定期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内部餐饮服务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卫生培训,确保食品来源可靠、质量安全。

二是“住有温度”。针对冰雪旅游旺季部分酒店恶意抬高价格的现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由当地政府部门对旅游旺季热点区域周边的酒店客房价格实施最高限价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防止价格异常波动。同时,在冰雪旅游旺季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旅游景区及周边住宿、餐饮、停车收费等领域,对恶意涨价的商家进行从速、从严处理,引导旅游行业经营者合法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行要舒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在冰雪旅游热门区增开国际航线和省内外航线,增加重点城市列车班次及景点区间车发车频率,完善公路驿站、观景平台等场地建设,提高游客旅游期间的交通流畅度,构建“快进慢游”交通体系,增加游客的有效游玩时间和旅游体验感。同时,针对目前自驾游火热的情况,开发自驾游精品线路,加强线路途中休息区、自助补给点等辅助设施建设,提高自驾旅游的安全可靠性。

四是“游要安心”。在冰雪旅游的安全和监管方面,加强对冰雪旅游市场的监管,由地方相关单位出台滑雪场所服务标准体系和大众滑雪场所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快速响应投诉处理机制,安排冰雪旅游监管专线接听人员,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及时接听和处理旅游投诉。

五是“购物放心”。优化冰雪旅游品牌建设,加强对冰雪运动器材的开发和创新。针对自驾游火热现象,研发新的冰雪旅游装备,在保证装备专业性的同时,提高装备的便携性。各行各业的企业依托冰雪旅游,开发当地特色地理标志产品,以冰雪旅游挖掘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是“娱乐开心”。根据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组织群众性冰雪运动项目,引导人们“跟着赛事去旅行”。举办冰雪文化节、冰雪民俗体验、冰雪露营、冰雪研学、冰雪冬钓等活动,将冰雪旅游设施建设与当地自然、人文有机结合,让游客体验当地文化风情,探索“冰雪+文旅”新业态。建设冰雪主题高品质旅游景区,优化冰雪比赛场馆周边商业街区、电影院、温泉等配套设施,举办电影节、音乐会、摄影展等活动,满足游客滑雪之外的文化艺术需求。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山东协和学院)

大发彩票官网-大发彩票开户-大发彩票注册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