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担当,具有穿越时空的不朽价值。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精神、革命道德、革命理想等思想文化元素,新时代新征程,红色文化继续焕发着勃勃生机,是增强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重要的精神源泉,因此基于文化自信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究尤为重要。

创新教育方式 增强红色文化认同

新时代,红色文化在教育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首先要加强教育引导,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课程,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一方面,教师应当运用个性化的方式,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课件和教学环节,不断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努力打造红色文化精品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红色文化活动,使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另一方面,校方在线上要特别注意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利用现代新媒体制作红色宣教产品,立体式传播红色文化;积极建立宣传红色文化的网站,并及时更新,做到图、文、声、像并茂,优化视听效果,使用户身临其境认同并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从而促进红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注重政府引导 发展红色文化产业

红色文化产业是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的重要依托,其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要注重政府的管理和引导作用,带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如,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政策支持体系,制定相关红色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红色文化产业,由政府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激发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构建红色旅游线路、建设红色文化景区,塑造红色文化品牌形象,组织红色文化创意设计比赛,挖掘红色文化元素,推出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产品等。政府还可以加大投资力度,推动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媒中心等项目建设;结合当地的红色历史遗迹和资源,打造具有教育性、观赏性、体验性的文化景点。

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促进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创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例如,建设红色文化基地,集中展示和传承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图书馆、红色文化艺术馆中,为公众提供学习、参观、体验的场所;举办红色文化主题展览、演出和活动,让观众在红色文化展演中丰富精神世界;加强对红色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升红色文化产业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举办红色文化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吸引专业人才投身到红色文化事业中,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当地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运用科技手段 创新传播方式

在促进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数字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注重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丰富红色文化的内涵。

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收集和整理红色景区、革命历史的资料和文献,将其中的故事价值、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对感人的细节进行强化,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展览、红色革命历史知识演讲、红色文化体验游等各类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在互动体验中,让参与者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传承的互动性和吸引力;建立红色文化数字档案库,为公众提供红色文化资源的互联网查询和学习渠道,使其结合自身需求获取红色历史文献、照片、视频资料、红色故事等素材。红色教育基地尝试推出AR研学读本、AR探险小程序、智能机器人讲解等服务内容,进一步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与体验感;纪念馆顺应时代潮流,依托现代高精度数字化手段开展文物的创新性保护和展陈,借助科技力量让文物活起来。

另一方面,要结合现代科技和创意设计,开发红色文化主题产品。例如,对各地的红色文化元素进行IP开发,打造具有独特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的红色文化IP,推出红色文化动漫作品、影视剧等衍生品,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红色文化衍生品、红色文化主题游戏、红色文化图书音像制品等产品中,满足年轻一代对红色文化产品的需求,为文化传承提供新的载体。

开发红色资源 满足当代受众需求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之后才能发挥其传承作用。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要在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中切实满足当代文化需求,使红色文化传承的价值得以实现。

一方面,要着力将红色资源禀赋转化为旅游业态发展的资源要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高标准打造一批红色文旅项目,持续壮大红色旅游实现融合发展。例如,赣州大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建设,2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5亿元,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其中瑞金红井遗址成为红色旅游“爆款”产品,长征历史步道于都、瑞金示范段成为红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一批重点展示园和以长征步道为串联的展示带基本建成,2024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有效传承与发展了当地的红色文化,增强了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尝试将红色与文旅、研学有机结合,用活红色文化资源,让深厚的红色文化发挥更多价值。以党建为引领,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持续做好“红色+”文章,持续打造红色研学品牌,培育红色旅游线路,创新研发文创产品,开展研学活动,推出多类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加强红色文化活动的宣传与推介。

加强理论研究 有力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是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促进其传承与发展的必要前提。支持和推动红色文化的研究与探讨,深入挖掘其内涵与价值,才能为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提供智力支持。

具体而言,要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或学术团队,集中力量开展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如,借助高校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专业协会的力量,或在政府主导的研究机构支持下开展理论研究;各地应重点调查研究红色历史文化遗址、革命文物、红色故事等,在科学的考古和文献研究中了解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组织专家、学者围绕红色文化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地标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围绕红色文化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核心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对文化价值和意义的探究、开发和利用;积极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的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和学者,加入学术交流中,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提升红色文化研究水平。

与此同时,还需推动研究成果转化,组织专题报告、撰写研究成果白皮书和红色文化教材等活动,将红色文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文化传承项目,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大范围的传承,推动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升红色文化对当地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红色文化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它以鲜明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取向、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坚决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同时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更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基因密码。加强基于文化自信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究,是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内在要求,是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邓强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

彩票平台- 线上博彩全攻略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