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

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形式,舞蹈是以反映实际社会生活为基本内容,以韵律和风格为基本要素,以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和寄托感情为归依的综合性艺术。而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旨在打破传统教育束缚,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的教育改革。在这场改革中,由于传统的舞蹈教育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舞蹈学习的需求,需要对传统课程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打开我国舞蹈教育新局面。

优化课程顶层设计 发挥学生能动性

舞蹈教育改革要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根本目标,紧扣时代主题,使人们通过舞蹈教育分清善恶、辨明美丑,激发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的同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舞蹈教育重在“素质教育”,即通过实施舞蹈教育,一方面完成舞蹈学习目标,使人们掌握舞蹈理论和文化知识,提高舞蹈表演技能与艺术素养;另一方面是完成社会发展目标,培养人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净化心灵,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健全的人格。而这两个目标的达成均需依靠科学的课程顶层设计与完善的舞蹈教育管理机制。

因此,要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研究实施机构,开展舞蹈课程的调研、设计、评价等教学实践研究,结合专家分析与教师反馈,不断细化课程目标。同时,要深化舞蹈课程内容改革。结合不同地域与民俗特色,选择性开设民族舞、中国舞、地方舞、流行舞的舞蹈课改教学班,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群体与个人舞蹈基础实行选项分班教学,注重从基础到拓展的层级设计,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此外,在当下古今中外文化互融互通的背景下,应注重舞蹈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以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舞蹈作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艺术素养 营造舞蹈教学良好氛围

教学质量影响着国家舞蹈教育的整体水平,而决定教学质量的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新课标对舞蹈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们除了要教授学生舞蹈知识和表演方法等,更要引导学生体会知识技巧下反映的深刻舞蹈含义与意境。因此,打造高质量舞蹈教育教师队伍,提升舞蹈系统教学质效,是新时代舞蹈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舞蹈是从生活中衍生而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应紧跟时代发展,从高校与民间吸纳舞蹈人才,打造一批专业化、多元化的教师队伍。通过强化教师的主体责任,鼓励新时代教师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树立符合新课标要求的、科学的、合理的现代教学理念,立足教学实际,自觉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思维,注重发掘生活中丰富的舞蹈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舞蹈的魅力。

另一方面,提升传统舞蹈教师素质,推动舞蹈课程提质增效。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持续学习新舞蹈知识,以拓展其教学范围,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教学素材。同时,校方应定期组织专题讲座或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对舞蹈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掌握水平,并通过考核帮助教师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交流改进,以提升教师舞蹈教学能力及审美素养。

数字赋能课程改革 突破传统教学方式

舞蹈作为一门高度依赖于感知、体验和创新的艺术学科,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由此可知,传统的“讲授+示范+模仿”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多元化舞蹈学习需求,创新舞蹈教学模式,改进舞蹈教学方法,是新时代推动舞蹈教育改革的关键措施。

舞蹈理论较为抽象,且舞蹈技能的掌握离不开大量的练习,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科技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途径。利用新颖丰富的教学媒介、智能便捷的舞蹈创作与评估软件等,将传统的说讲教学转为编创教学,不仅传授理论知识,也带动学生完成简单的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创,可给予学生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玩中练。这在强化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同时,也可为舞蹈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具体而言,可从三方面来创新教学方式。课前,教师可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布课前任务,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内容;课上,利用多媒体展现舞蹈演奏技法,使学生在舞蹈的熏陶下提升文化素养,并借助线上平台及信息化教学软件教授如何创编舞蹈作品,提升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课后,教师可秉持“减负增效”的原则,对一些有难度的舞蹈知识进行云课堂点拨与资源分享,方便学生反复强化学习。

重视以学定教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舞蹈教育评价往往注重知识记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评价,加上教学目标设定模糊、评价方式单一等,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舞蹈发展和能力提升,导致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此,应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践行以评促学,避免教学评价变成对学生进行分数或等级归类的方式。

在舞蹈课堂上,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实时观察学生学习进度,并结合所学知识特点,变换课堂评价方式,弱化分数等级,将重心放在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以及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考评成为一种真正使学生受益的课堂活动。同时,由于舞蹈学习具有实践性、体验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应注重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典型学习行为,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技艺表演等进行分析,并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自评互评等方式,推动学生间的交流学习、经验分享,进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创造力与表达力,从多方面评估学生的舞蹈素质。

(韦丹 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开云体育 - 体育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