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的“小欢喜”到遍及全国的“大联欢”,“村晚”遍地开花、异彩纷呈,渐成新年俗。发掘、依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多彩“村晚”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助推乡村文化出村出圈,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真没想到在小山村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节目。”近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腊尔山镇一个苗寨篮球场上,一场展现当地民俗的“村晚”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观看。乐队弹唱、苗鼓表演、舞狮表演……赢得阵阵掌声。不仅有现场观众,这场“村晚”还在视频平台直播,线上观看人数超过780万。
习近平主席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2024年新年贺词仍在耳边回响:假日旅游人潮涌动,电影市场红红火火,“村超”、“村晚”活力四射,低碳生活渐成风尚,温暖的生活气息、复苏的忙碌劲头,诠释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也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龙年春节临近,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各地“村晚”喜庆氛围日益拉满。人们为热热闹闹的“村晚”点赞,为蒸蒸日上的生活歌唱,为热气腾腾的中国喝彩,心中无不漾起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舞台演“村晚”,演绎乡村“好声音”。“村晚”的舞台上,村民就是“明星”,“在村言村”“在村演村”,“村晚”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搭起“村晚”大舞台,欢欢喜喜迎新春,不仅能够把农村乡土气息、民风民情和人文底蕴呈现在大家面前,展现百姓乐、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新风貌,也可以让村民们聚在一起,聊一聊这一年的变化,展望一下新一年的憧憬。村民们把对乡村的挚爱写进歌词、小品里,把对家乡的自豪唱在歌声中、演在节目里,群众演在其中、乐在其中,也更为乡亲们喜闻乐见。这是群众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更是“村晚”好戏连台的密码。
村里看“村晚”,看见乡村“好日子”。近年来,四季绽放、遍地开花的“村晚”火热出圈,展现了农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
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刘村镇泊庄村日前举办的村晚戏台上,用农具簸箕、特产黄豆等编排的节目《簸箕音乐》,以强烈的劳动节奏和鲜亮的丰收元素,演绎着新时代中国乡村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带给观众别样的感官冲击,赢得了网友热烈点赞。
发掘、依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多彩“村晚”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助推乡村文化出村出圈,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常州市嘉泽镇仅2023年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就吸引周边群众、游客10余万人次参与,带动商户实现营收30万余元。
手机刷“村晚”,刷新乡村“好风景”。从区域的“小欢喜”到遍及全国的“大联欢”,“村晚”遍地开花、异彩纷呈,渐成新年俗。在这一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基层文化活动中,农民成为绝对的主角,他们演绎着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讲述着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也展示了当地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村民的才艺,让淳朴的快乐在乡村流淌。
春节假期,乡村各类文体活动展现了热腾腾的生活气息,充满温暖又蕴藏着向春而生的劲头,温暖人心也传递信心、提振精气神,激励着人们用勤劳奋斗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