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和传承,推进地名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深入实施“乡村著名行动”,以科学规划和系统实施为引领,推动乡村地名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
工作推进会现场 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 供图
为加强地名管理,全面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委托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师生团队,对平潭的乡村地名开展实地调研、文化挖掘和创意设计等工作,并对调研中发现的乡村地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和梳理。经过调研梳理,筛选出龙海村、东澳村、裕藩村、红卫村等8个重点村作为试点村,命名、更名了乡村道路170条,录入乡村设施834个、乡村文化标志432个,编制《地名方案》《地名保护名录》《地名“一张图”》等文本成果,有效提升乡村地名管理的精细度和规范化程度,为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导航提供了坚实基础。
平潭综合实验区高度重视乡村地名背后的文化内涵挖掘工作,积极推广新时代乡村好地名,推动地名文化进村入户。通过讲好群众身边的地名故事,加强优秀地名文化的传承保护,提高乡村地名文化的可见度和认同感。平潭综合实验区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地名文化的独特魅力,将其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形成龙海村渔业文化、东澳村海洋风情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为乡村旅游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旅游体验。
“乡村著名行动”开展过程中,平潭综合实验区还特别注重深化地名信息服务,依托“互联网+地名服务”等模式,加强地名信息化建设,完善乡村地名标志体系,推动乡村标准地名规范使用,进一步提升乡村地名标志的导向性和便捷性,为城乡居民的日常出行和交流提供方便,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经过完善,游客可以通过当地地名信息系统轻松找到乡村旅游景点和设施,了解当地的交通、餐饮、住宿等信息,精确规划乡村旅游行程。此外,平潭综合实验区还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乡村地名管理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乡村地名实地调研现场 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 供图
下一步,平潭综合实验区将继续深化“乡村著名行动”,不断优化和提升乡村地名管理水平和文化内涵,打造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去游览体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事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