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惠安县共7项入选,包括传统香制作技艺、龙眼干加工技艺、鱼露制作技艺、惠安女银腰带制作技艺、侯卿十八游大鼓五项新增项目,以及灯谜、南音乐器制作技艺两项拓展项目。

近年来,惠安县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思路,通过多元保护、立体传承、融合发展,不断推进非遗保护利用工作。截至目前,惠安县共有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88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7项、市级20项。

惠安崇武古城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供图

1.传统香制作技艺

惠安香采用纯天然的香料和药材进行炮制、捣碎、研磨和搅拌,再经过沾水、搓粉、浸水、展香、抡香、抖香、晾香、染香、晒香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种类丰富,有线香、盘香、竹签香、锥香、香粉、沉香片等。

传统香制作技艺 惠安县文化馆 供图

2.灯谜(惠安)

猜灯谜是惠安元宵节和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民俗娱乐活动,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惠安传统灯谜历史悠久,最早资料记载可以追溯到民间流传的宋朝蔡襄建造洛阳桥时的“传檄海神”谜语故事。清朝时,惠安传统灯谜得到了蓬勃发展,出现了诸多与灯谜有关的著作。

猜灯谜活动  惠安县文化馆 供图

3.侯卿十八游大鼓

侯卿十八游大鼓是全国少有的乡村儒教民俗文化活动,又称“御赐宫鼓游乡”。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日,所有侯卿陈氏裔孙集中于更新村侯卿祖祠堂,按当时陈睿遵旨意而制订的游乡方式,已考取功名的学子获举牌资格。数百年来,巡游活动激励了无数学子积极进取、立身报国。现如今,该活动还会定期举办,全程历时约5小时,行程约6公里。

侯卿十八游大鼓  惠安县文化馆 供图

4.惠安女银腰带制作技艺

银腰带又称银腰链,是惠安女服饰重要的佩饰品,其出现、发展演变折射了惠安女服饰的发展演变史。惠安女银腰带根据地域和样式的不同,是惠东嫁妆的必备品之一,也是已婚妇女的标志性饰品。不同年龄的银腰带股数不同、不同场合的佩戴规格亦不相同,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银腰带的制作工艺繁琐,包含熔银块、制银线、卷银圈、点银、拍平、氽洗等工序。

惠安女银腰带制作技艺  惠安县文化馆 供图

5.龙眼干加工技艺

惠安地处亚热带,气候适宜龙眼生长,为龙眼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龙眼干又称桂圆干,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营养滋补品,采用传统古法纯手工制作,使用炭火烘焙,主要制作工艺流程包括选料、剪粒、分级、浸水、沙摇擦皮、初焙、再焙、三焙、剪蒂、挂黄、复焙、再分级、包装共13道工序。

龙眼干加工技艺  惠安县文化馆 供图

6.鱼露制作技艺

鱼露是以新鲜的三角鱼、鳀鱼、鳁鱼、小带鱼、马面鲀等海产小鱼为原料,按照传统工艺,经过腌渍和长期自然发酵,取其汁液滤清后制成的一种鲜味调料,富含氨基酸、营养价值高,适用于煎、炒、蒸、炖等多种烹饪技法,尤宜调拌或作蘸料,也可用于腌制禽畜肉类。鱼露主要制作过程包含选料、盐渍、发酵、过滤、配液等工序,生产周期较长,一般为数月甚至一年以上,为了获得更好的风味,有的甚至达两到三年。

鱼露制作技艺 惠安县文化馆 供图

7.南音乐器制作技艺

南音也称“弦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乐器种类繁多,包括琵琶、洞箫、三弦、二弦等,与南音的发展一脉相承,制作技艺结合了造型、雕刻、彩绘、镶嵌等多种手法,工艺繁杂、选材讲究,根据乐器不同位置的发音特点,选择不同的材料,以产生多种音色,适应不同的演奏需求。

南音乐器制作技艺   惠安县文化馆 供图

双色球预测算法-博彩网站评级-国内 博彩平台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