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以“何以海丝”为主题的东海科普大讲堂第26讲在福建省泉州市科技馆举办。本次活动由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泉州市气象局联合主办,旨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拓宽公众对泉州历史文化的认识,激发公众对海丝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思考。
活动现场 泉州市科普融媒体中心 供图
本次活动通过“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吸引了160多名观众到场参与,25.2万余人次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活动现场,泉州市气象学会副秘书长赵惠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传承人林配宗、泉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赖双安、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征集部副主任薛彦乔分别围绕“何以海丝?来听风说!”“福船建造技艺”“海丝路上德化瓷寻踪”“宋元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等主题发表演讲。专家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季风对古代航海的影响、泉州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关键地位,介绍了福船建造技艺以及德化瓷在海丝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海丝文化与科技的有机融合。
活动现场 泉州市科普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海科普大讲堂是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打造的“科技社团讲科普”品牌活动之一,于2022年5月启动。大讲堂利用科技馆设施条件,动员各学会科学技术专家发挥各自领域专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传播科学知识,为泉州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