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是泉州世界遗产日。当天,由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展在泉州府文庙崇圣祠广场举办,旨在提高泉州市遗产保护和管理水平,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提升泉州在世界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影响力。
活动现场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展陈现场,有石雕、木雕、砖雕、堆剪等实物展示,从构件、装饰到建筑用料,小到雕窗,大到屋顶;堆剪的衔珠彩凤尽显富贵,雕刻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手工艺人还现场展示制作技艺,让参观者啧啧称奇。
活动现场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已经90岁高龄的蔡继廉用一把剪刀,沿着瓷片边缘“咔嚓咔嚓”剪几下,公鸡的羽毛形状就出来了。蔡继廉说,自己十几岁就跟随长辈学习堆剪技艺,已经从事这行七十多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一级建造师、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蒋钦全现场教授榫卯工艺,吸引很多参观者体验。
活动现场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据了解,此次展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活态展示,主要展出参展单位或非遗传承人实物代表作品,并现场展示制作技艺;第二部分为静态展示,展出内容包括企业或非遗传承人的简介,经典作品、参展项目制作工艺流程的图文等。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中原文化和闽南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主要传播于泉州、漳州、厦门、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类别:传统技艺);2009年,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子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技艺由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石作、油漆作、彩画、堆剪作等工种组成,以“皇宫起”为主要民居建筑形式和宫庙建筑的一种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作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