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2024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强调,希望大家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牢记总书记嘱托,石峡村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深化农文旅融合,吸引游客来了解长城、感知长城。

守护长城 传承文脉

石峡村紧邻八达岭长城,文旅资源丰富,长城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拥有罗锅城、南天门、鸳鸯楼,以及古堡城墙、拦马墙、唐英府等遗址。

20世纪80年代初,村民梅景田看到长城许多点段开裂,甚至严重损毁,感到无比痛心,便下定决心为保护长城实实在在地做出努力。多年来,他带领村民日复一日守护长城。2006年初,由梅景田带头的石峡村长城志愿者保护协会建成,成为北京市第一个保护长城的农民组织。

梅景田的事迹也影响了身边人。2019年,北京长城保护员队伍成立,梅景田的外甥女刘红岩通过考试成为长城保护员。“我对长城有着深厚的感情,守护长城就像守护自己的家一样。”刘红岩说。

每天早上8时30分左右,刘红岩穿上亮橙色马甲,背上登山包开始巡护长城。“哪天不去巡护长城,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不自在。”刘红岩说,“每次巡查都要走五六个小时,一旦发现墙体有裂缝之类的,我们要立刻拍照上传,请研究人员查看是否有安全隐患。”前些日子,刘红岩还被评为村里的“法律明白人”。“有不听劝的游客,我会第一时间向他普及长城保护的法律法规。”刘红岩说。

“80后”王垒也是一名长城保护员,他从小喜欢听长辈们讲长城故事,每每提起长城典故,他都能给大家讲得清楚明白。“随着长城保护宣传的深入人心,攀爬野长城、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明显少了,一些游客还成为志愿者,积极参与长城保护。”

“忆情忆事忆遗韵、品风品古品乡愁。”石峡村乡情村史陈列室是石峡村热门打卡地。陈列室外的木栅栏上,长城传说故事被制作成漫画;室内,村民们捐赠的老物件、长城保护员背回的石刻文物等,讲述着长城石峡段的前世今生。

“石峡村乡情村史陈列室是长城保护成果的真实写照。”八达岭镇副镇长吴蕾介绍,一直以来,八达岭镇高度重视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不断完善长城保护体系。

石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汉东说:“我们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广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游客宣传普及文物保护的法律知识。”

融合创新 吸引游客

近年来,石峡村依托长城资源,深化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把农耕文化、乡风民俗、农业技艺、长城文化遗产与农业的生态价值、养生体验等融合其中,古老的村落被修缮一新,集观赏、游乐、科普、体验于一体的健康生态观光项目亮相,受到市民游客的欢迎。

而今,漫步在石峡村,长城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村里到处点缀着长城元素的图饰。不少游客身披斗篷,在古村落里打卡拍照,手持“通关文牒”“石峡通宝”在村中盖章留念,体验古人酒坊打酒的乐趣,参与互动小游戏等,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练兵场、烧窑厂、古井……散落在村里的遗迹,依稀勾勒出数百年前的关隘样貌。游客梁女士说:“抬头远望能欣赏长城,住在村子里可探访古迹遗址,还可以打卡村史馆、网红民宿、酒坊、咖啡厅,这样的慢生活值得拥有。”

李汉东介绍,依托长城资源和长城文化,村里不定期举办非遗手工体验、长城脚下过大年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传统民俗体验活动。村里还开办了长城主题书店,让游客对长城有更深的了解。

吴蕾介绍,八达岭镇将依托共生社区、“百千工程”示范片区建设、观长城森林步道、“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等项目,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本。石峡关驿站、海棠观光园、海棠工坊等项目也将在今年开工建设。镇里正在谋划打造石峡关景区,通过景村融合,带动经济发展。

从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到古长城旧址保护,再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石峡村逐步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原浆老酒、长城小吃、贺氏酱猪脸、长城主题面塑等30余种长城礼物,让市民游客把乡村记忆带回家。

共同致富 追逐幸福

石峡村依托长城文化资源,搞起了民宿集群,串联起了农文旅产业链,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来咱们村的人比较多了,有来参观的、搞党建活动的。”“石光长城”民宿管家魏晓芸说。

“上菜啰!”中午时分,石峡古堡客栈的客人也多了起来,随着铜锣一响,美食被轿子抬上餐桌。“他们家的非遗菜品‘贺氏酱猪脸’远近皆知,用火勺夹上一块猪脸肉,配上点黄瓜和小葱,入口即化,那叫一个地道。”来村里考察的北京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连连点赞。

被石峡村得天独厚的长城资源所吸引,2014年,延庆沈家营人贺玉玲来到石峡村,搞起餐饮民宿产业,先后租下12个院落,改造为不同主题的民宿,“石光长城”是她创立的民宿品牌,日前获评了甲级旅游民宿。她还把自家酱制手艺带到石峡村,融入村里传统的“石烹宴”,打造特色美食品牌。“我们的回头客特别多,有一家是连续三四年来民宿过年。”

“石光长城”辐射带动村内20多人就业、11户村民自主经营民宿,有效推动了“长城人家”民宿集群品牌的建设。依托当地丰富的海棠资源,“石光长城”研发了海棠干、海棠汁、冻海棠等农副产品,还与村民合作建设了酒坊、油坊、茶坊等手工工坊,增加村民收入。“现在,大概有三四十名乡亲在我这里工作,包括兼职的。”在用工上,贺玉玲尽量选用本地村民,“作为‘长城儿女’,我们既要保护好珍贵的长城资源,也要带着大家一起富裕起来。”

对于未来的发展,李汉东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依靠长城这张‘金名片’,团结村民共同将长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4d网上投注 - App Store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