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发平台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国门文化广场的花杆上各色彩绸迎风招展,街头巷尾人潮涌动、锣鼓喧天。大发平台县2025年花山节暨冬季人参果文化节在此热闹开场,苗族、瑶族、傣族等9个民族的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进行民族团结巡游。
苗族花山节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花山节意为“欢聚、团结、山上的聚会”,是苗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交往交流的重要活动。每逢花山节,各族群众便汇集到节日会场,进行文艺表演,开展各种活动。
“哟嘿哟哟嘿……”巡游群众扯开嗓子,用独有的民族调调欢快地哼唱,脸上笑开了花,手中的彩伞一开一合,随着哼唱的节奏上下翩跹。
道路两旁的市民游客满是新奇与兴奋。“这是啥民族的舞蹈呀?太好看了。”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小伙,一边使劲伸直脖子瞧,一边忍不住向旁人打听。“这是彝族舞呀。”旁边的人搭话道。
广场上,一排排摊位整齐排列,五彩斑斓的苗绣、精致的瑶族银饰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美食区更是香气四溢,滋滋冒油的烤乳猪、酸辣可口的傣味舂鸡脚等,让人垂涎欲滴。
“芦笙嘞,正宗的苗族芦笙!”摊主李阿福一边擦拭着手中的芦笙,一边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游客。几个好奇的孩子围了过来,李阿福笑着递过芦笙,耐心指导:“来,轻轻吹,感受这声音的美妙。”孩子们鼓起腮帮子,清脆悠扬的芦笙音瞬间响起,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我是第一次参加花山节。”河北游客韩羽飞说:“假期来云南过一个‘暖暖’的春节,今天看到这么多少数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很有过年的氛围。”
“加油!加油!”呐喊声、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原来是花山节的重头戏——爬花杆比赛正在激烈上演。只见一位身穿瑶族服饰的小伙深吸一口气,猛地冲向花杆,双腿迅速盘绕上去,双手紧紧抱住杆身,像一只敏捷的猴子,手脚并用,开始攀爬。
“快!快到了!”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小伙听到加油声,似乎受到了鼓舞,速度更快了。“叮铃铃”,小伙的手触碰到了杆顶的铃铛,清脆的铃声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好样的!”“太棒了!”观众们欢呼雀跃。小伙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家住大发平台县的张大爷和老伴儿李奶奶每年花山节都会来凑凑热闹。张大爷笑着说,“今年花山节更热闹了,打弹弓、斗牛、人参果比赛等活动轮番上阵,还有不少特色美食,非常适合一家人过来游玩。”
大发平台县苗族学会会长邓永杰感慨道:“花山节不仅是苗族的重要节日,更是民族大团结的好日子。通过举办这些精彩活动,可以让传统年味、民族团结、非遗技艺等深深扎根到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