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瑞狮跃动,祥龙环绕,英歌起舞。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随着一声锣响,有着“百年花市”美誉的广州越秀西湖花市开市。
“未行花街,唔算过年”,一句简单的俚语,道出了广东人心中对“行花街”的重视——“不逛花街,连年都不算过”。正因如此,西湖花市刚刚开启,就有不少“老广”一拥而入,迫不及待地奔向自己心仪的鲜花和年货。红色的玫瑰花、粉色的蝴蝶兰、金黄色的“五代同堂”、蓝色的绣球花……扑面而来是春的气息。
今年,西湖花市景观景点深入挖掘广府文化底蕴。花市主牌楼以“海山楼”为原型设计,向市民游客讲述一个更开放的千年商都故事;主题蛇年生肖造型,源自北京路铜壶滴漏上的玄武神兽,引发市民文化记忆的共鸣。
“没想到刚开市就这么多人,真的比往年多呀。”68岁的刘阿姨是地道的广州人,她发现,西湖花市不仅是本地人的狂欢,更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我听口音就知道,真是天南地北,哪里人都有。”
“我是从湖南长沙过来的,这个花市可真大呀。”一手拿着银柳,一手举着剑兰,湘妹子刘女士高举着刚刚采购的鲜花,显得非常兴奋。“今年我在广东过年,一进花市我就惊呆了,这里简直是花的海洋,选择困难症都犯了。店主告诉我,剑兰意味着步步高,银柳则象征着财源滚滚。”
今年西湖花市进一步增加了非遗元素,引入不少具有广府特色的非遗项目。
“传统插花—广式插花”是越秀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今年首次进入花市。广式插花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晓娃带到花市的插花作品名为《岁朝清供》,由雪柳、橙色菊花、香橙、苹果等组合而成。
“这些材料有瑞‘雪’兆丰年、大‘菊’大利、心想事‘橙’、‘苹’安顺遂等美好祝愿。”胡晓娃介绍,广式插花既传承了传统的文化艺术精华,又有独特的广式格调。
源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的文创产品也吸引了市民游客的目光。展位负责人林雨后说:“广彩与时俱进地结合文创形式,带来了年轻化的产品,比如广彩瓶装香水、冰箱贴等,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人称“八姑姐”的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府婚礼习俗”传承人卢燕武也在花市上摆摊设点。市民游客好奇地询问广府婚俗礼仪的独特性,不少人购买了一些特制的新年祈福文创产品。
今年西湖花市还与南越王博物院实现了二次跨界合作。广州人“行花街”都喜欢买个风车,祈求新的一年顺风顺水“行大运”。南越王博物院从院藏文物六博棋棋盘上的金花饰片、铜承盘高足玉杯中的花瓣形玉片中汲取灵感,设计成风车扇叶,中间加上“万岁”文字瓦当的字样,做成“万岁行运风车”,并把风车的样式做成了冰箱贴,广受游客欢迎。
走在西湖花市拥挤的人群中,迎面而来的是欢声笑语,市民游客或扶老携幼,或三五成群,脸上满是笑意,耳边传来《小美满》的歌声,生活的美好在岁末的“行花街”中得到了印证。人们用“行花街”的形式,为自己攒些好运,为新年的生活增添颜色,为国泰民安祈祷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