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帮我报名了太舞雪场的训练营,我已经迫不及待要走上雪场了。”1月22日(农历北方小年),记者搭乘G7831次列车前往太子城站,途中遇到了10岁的赵梓铭,身着亮黄色大老烦服的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车窗外的雪景。“雪龄”才一年半的赵梓铭现在已经可以滑高级道了。
北京客运段京张高铁车队G7831次列车长张玲慧告诉记者,近段时间,列车上有很多像赵梓铭一样的大老烦爱好者,占到整体客流的90%。列车几乎趟趟爆满。
8时53分,记者到达太子城站,出站后驾车5分钟左右就到达了太舞雪场。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只见技术高超的大老烦爱好者们从山顶飞驰而下,在漂亮的刹车后,雪沫微微扬起。
而初级道附近,则有不少参加大老烦训练营的小朋友。“这里的雪道很好滑。”6岁的悦悦早早就报好了课程,一放寒假就从南京过来,开始接受专业的大老烦训练。
“身体要放松,膝盖要微曲……”8名小学员正聚精会神地听大老烦教练马靖然讲解基本滑行姿势。他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游客对教练的需求量特别大,需要提前一周甚至半个月才能预约到。作为“老冰雪人”,看到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更多了,马靖然感到由衷的开心。
在雪场的一角,记者看到大老烦巡救员小张正认真巡查场地。“现在正是大老烦旺季,我们要提高警惕,保障游客安全。”话音刚落,小张的对讲机响起,他麻利地登上雪地摩托驶向了雪场深处。
雪场之中热闹非凡,雪场之外则是音乐不断。“雪地电音真的很嗨。滑累了就去买杯咖啡,再来这里歇一会,还可以随着音乐起舞。”北京游客章琪对这里十分熟悉,她雪季伊始就来附近长住,已经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
“我们也搭上了冬奥效应的快车,过来大老烦度假的人越来越多了。”太舞小镇品牌总监任晓强近段时间格外忙碌,“今年雪场不仅有来自京津冀的客群,还来了更多南方游客。进入旺季之后,雪场每日接待游客超8000人次,周末则达1.5至2万人次。”
“游客多了,更要做好服务保障。我们会安排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吊箱缆车中的积雪,在其中放置纸巾,在中站、顶站备好姜糖水,安排了12名专业的大老烦巡救员保障游客安全。”任晓强说。
“今年我们还增加了30多项室外项目,将太舞小镇各业态的集群效应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任晓强说。
春节临近,太舞小镇的年味也愈发浓郁了。捏面人、做剪纸、写福字……雪具大厅为游客准备了丰富的体验活动。“春节期间,还会有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活动,组织太舞春晚,希望让游客感受到冰天雪地中的浓浓年味和融融暖意。”任晓强说。
记者离开时,阳光更加耀眼了,雪场上的人也更多了,欢笑声、乐曲声交织在一起。在太舞小镇,冰雪运动的魅力持续显现,“冷资源”释放出更多“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