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阳八寨,用五彩的侗画和吉祥花装饰的长廊里,一场百家宴正在进行。一张张桌子一字排开连成长龙,桌上摆着酸鱼酸肉、土鸡土鸭、腊味熏肉、香煎禾花鱼、糯米饭等侗家特色美食,游客们欣赏着欢快的多耶歌舞,在一声声“呀呼”祝酒声中频频举杯,共享节日的喜庆。
2月3日正值南方小年,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暨“春到万家”群众文化主会场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八寨景区精彩上演。百家宴成为当天侗寨里最大亮点。
拦路迎宾 孟萍 摄
“百家宴”又称“长桌宴”“合拢饭”,是侗族民间宴席。数百年来,每逢重大节日,当地侗族村寨间都有互相走访作客的“月也”习俗,村民会带上自家的酒和饭菜,在侗寨鼓楼前或者风雨桥长廊上大摆宴席,品尝各家饭菜,在欢声笑语间增进了彼此的情谊。程阳八寨的“百家宴”由景区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已成为最具侗族特色的体验节目,成为游客在侗乡最爱的打卡项目之一。
哈尔滨研学团品尝百家宴 孟萍 摄
百家宴上,各色美食充分体现了“侗不离酸”的饮食特色。村民们从自家的酸坛里拿出精心腌制的酸味菜,如酸鱼、酸肉、酸笋、酸豆角、酸辣椒等。侗家一年四季都在腌制酸食品:三月腌青菜,八月腌禾花鱼,过年杀猪腌肉,夏收后腌鸭。平时有什么荤素就腌什么,而这一切都成了百家宴上款待客人的美味。
糯米饭也是百家宴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三江糯食非遗传承人吴妮艳为这次程阳八寨的百家宴准备了许多五色糯米饭和三角粽。她介绍,过去农田离家比较远,“抗饿”的糯米饭成为侗家人劳作中的必备品。与广西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侗族人也喜欢五色糯米饭,认为其寓意吉祥如意和五谷丰登。
游客品尝百家宴 孟萍 摄
无酒不宴,尽管百家宴上菜式丰富,让人目不暇接,但一定不能少了酒。侗家人用上好的稻米,优质的山泉水手工酿造米酒。口感香甜醇厚,酒性温和。而宴席上最热烈的敬酒风俗莫过于“高山流水”了。一群侗家姑娘来到一位“重点”客人两旁,将手中的竹筒酒杯从低到高接连成一个V字型,将美酒依次给客人“灌下”,也将侗家人满满的情谊灌下。
在百家宴上负责上菜的都是寨子里的妇女。村民吴爱仙便是其中之一。家住岩寨的她在村里开了一家餐馆,还组建了岩寨百家宴厨娘队,为游客准备百家宴的同时,表演芦笙踩堂、多耶舞等侗族歌舞。这些妇女平常上山采茶,有百家宴订单时就化身“厨娘+歌娘+绣娘”。“现在厨娘队伍从20多人增加到80多人。2023年五一,有400多名游客同时赴宴我们都可以接待。”吴爱仙说。
高山流水敬酒习俗演绎 孟萍 摄
吃百家宴的过程也十分有趣,并不是全程固定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客人们可以“窜桌”,拿上自己的碗筷边走边看,边走边吃,看到哪桌上有自己想尝的菜就可以跟其他客人一起吃,这个过程又叫吃百家转转菜,喝百家转转酒,寓意吃百家饭、纳百家福、驱百种邪、成百样事、享百年寿。
当天的程阳八寨里人潮涌动,热火朝天,村民们忙着舂糍粑、打油茶、包粽子、炸油果、做五色糯米饭。百家宴上,国内外的游客都沉浸在浓浓的侗乡文化氛围里。来自深圳的林女士与家人一起品尝百家宴,她说:“菜式很特别、很美味,气氛很热烈,充满了过年的喜庆!”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研学团也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南方新年。而来自尼日利亚的博密用娴熟的柳州话与游客交流,录制了大量的视频,要将侗族文化和中国新年的习俗介绍给更多的网友。
外国游客被侗族风情深深吸引 孟萍 摄
侗族百家宴于2008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经过多年发展,百家宴作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文旅产品,已形成拦路迎宾——品油茶——民族歌舞表演——吃百家宴——跳多耶舞——宴后送客等一套完整的经营服务流程。不久前,《三江侗族自治县百家宴服务规范》入选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定的优秀地方旅游标准。
如今,百家宴在三江四处开花,从县城到各乡镇都可以品尝得到。
据了解,从现在起到春节期间,程阳八寨景区推出了包括百家宴在内的丰富年俗活动。侗族百家宴充满了仪式感、参与感、氛围感,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沉浸式体验一场民族文化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