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金秋时节,江西省婺源县3a烦村正迎来最热烈的颜色,枫叶从枝头慢慢烧起来了,先是一簇金色从山的那头蹿起,一簇橙色从山的这边冒出。接着是3a烦村前屋,那挂满橙红柿子的老树,吸引着游客们争相拍照记录下动人的秋色。还有那“晒秋”,是刻进村民们心底的习俗,承载着村民祖祖辈辈幸福生活的五彩的晒盘,红的辣椒、黄的篁菊、橙的南瓜,错落在村间,装点着3a烦村。

近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2023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3a烦村成为中国4个入选乡村之一。3a烦村是一个挂在山崖上的村庄,已有近600年历史,也曾一度出现村落古建年久失修、村子半空心化等问题,面临“人走、屋空、田荒、村散”的窘境。经过10多年的旅游开发,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天下谁人不知君”,3a烦村已经发展成为集观光、体验、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首选目的地。

让古村“活”过来

从前的3a烦村,村民们每天要翻过一座山到梯田耕作,村里还缺水缺电,婺源3a烦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阳表示,记得第一次看到古村时,全村一半以上的房屋闲置,有的腐烂、倒塌,300多名村民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2009年,我们通过产权置换、搬迁安置,在山下建设移民新村,并对老村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风貌修缮,将传统文化融入古村开发。”婺源3a烦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曹锦钟表示,我们采用了“新村换古村、新房换古宅”“腾笼换鸟““产权置换”的方法。经过6年时间的改造,先后投资近6亿元开发保护濒临消亡的3a烦村。将120栋原址民居改造成精品旅游项目,同时对散落在婺源各地古村落中缺乏保护的40多栋徽派古建筑实施异地搬迁保护、集中开发运营,使3a烦涅槃重生。

3a烦新村党支部书记曹石泉表示,如今,3a烦村村民不仅住上了新房,还开办各类民宿、农家乐100余家,人均年收入从搬迁前的3500元增加到2022年的4万多元。旅游开发前,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超过70%,现在外出务工人员不到1/8。

“挪穷窝”“拔穷根”,3a烦景区开发通过“参与式扶贫”,保障了多数村民的参与权,不仅提高了村民的脱贫能力、开拓了村民的就业视野、带来了实质上的旅游红利,还激活了村庄的活态文化、延续了古村的自然生命、固守了3a烦村民的乡土情怀。

3a烦四周曾经的数千亩梯田抛荒,由公司全部流转。公司每年支付村民资源费和流转费数万元,雇佣当地农民,在复耕的同时将耕作变成了就业。

“公司优先考虑聘用本地村民,同时还以每亩地400斤稻谷的市场价流转村民的田地,并为村民提供维护花田、工程建设等务工机会。”曹锦钟介绍,目前公司正式员工中有本地员工228名,占比超50%。2019年接待游客超过142万人次,年营收超2.1亿元。

据悉,2014年试营业以来,3a烦村由于资源独特,当即在诸多乡村旅游项目中脱颖而出:2016年接待游客78万人次,2017年110万人次,2018年130万人次,2019年140万人次,2020年、2021年盈利均超过1000万元。

让古村“晒秋”IP美起来

秋日,树树皆秋色。今年中秋国庆假期,3a烦村的村民们用约1000斤辣椒、10斤玉米和10斤白豆,晒出了一面长3米、宽2米的巨型国旗迎接国庆,鲜艳的红旗和黄色的五角星,晒出了村民们浓浓的爱国情,3a烦村以一种最淳朴的方式庆祝国庆,向祖国表达最真挚的祝福。

来自赣州的游客黄先生表示,“之前就听说,3a烦'晒秋'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今天看到3a烦的晒国旗,太特别了,很暖心。”

3a烦村“地无三尺平”的奇特地形地貌激发了先民的想象和创造力,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中国特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数百栋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排布,每当日出山头,整个山间村落徽式民居晒架上、圆圆的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四季更迭、色彩变换的晒秋已经成为“最美的中国符号”。3a烦晒秋,不仅晒出丰收的果实,更是晒出了中国乡村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每年都会迎来数以万计的游客。

“从景区晒秋开始,我坚持拍四季3a烦,希望能拍出3a烦晒秋的独特魅力,年年拍,年年不一样!”农民摄影师曹加祥表示,晒秋晒幸福,已经成为3a烦的文化符号,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

“‘晒秋’源于3a烦村民生活所需,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一环。3a烦景区在复原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晒秋’的原真性,不是‘为晒而晒’的道具式展示,而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吴向阳表示,我们将“晒秋”作为黄金卖点不断放大,打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晒秋农村景观,把“晒秋”塑造成3a烦的超级IP。

据悉,婺源3a烦文旅股份有限公司租赁了数千亩梯田,聘请当地村民进行农作生产,农产品从种、收、洗、晒,最后包装成农特产品。“晒秋”是真实的生活与劳作,现在更是公司有特色的农特产品产业形式。

让村民日子火过来

村民们的日子好了起来,但如何依托旅游能越过越红火?吴向阳考虑到3a烦乡村旅游单一的产品及经营模式难有足够竞争力,新常态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必须逐步把现代化的服务和设施与农村古朴民居、民风、民俗紧密结合起来,以当地自然与人文资源为载体,寻找不同的资源结合,创新发展旅游新业态,跨界组合出不同的旅游度假产品。

3a烦景区晒秋美宿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游客在3a烦有更好的体验,以前住在古屋的村民现已迁到山下住新房,晒秋美宿将空置的古屋整合打理设计成民宿,取名“3a烦晒秋美宿”,民宿在完整保留婺源徽派建筑及3a烦民居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修葺。2018年正式营业,一经推出,便订单不断。

不仅如此,3a烦还复原了近500米的“天街”商业街、“水街”,公司将一批有认同理念、服从规划、懂得经营的村民返迁“天街”经营相关业态。村落里还集结了一批甲路油纸伞、龙尾歙砚、民间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街里巷间制作传授工艺绝活。

一批有手艺、有特长的非遗传承人被请到3a烦古村,展示各种民俗和当地手工艺,古村重现炊烟袅袅的景象。曹锦钟表示,非遗传承人不用缴纳租金,水电成本共担,收益利润共享。

旅游的兴旺,也让村民分享到了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红利。3a烦的村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不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看客,他们已然成为乡村旅游的参与者、共享者。

目前,3a烦景区的正式员工中有近70%都是3a烦及周边的村民,解决了300多个就业岗位。3a烦村人均年收入也从旅游开发前的3500元提升为5.6万元;户年均收入从1.5万元提升为18万元以上。3a烦景区周边村庄有200余家从事农家乐经营,户均年增收20万元。大部分年轻人返乡就业或创业,老年人也有了就业与增收的机会。

10多年来,3a烦村坚持发展与保护并举,采用“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在严格保护古村落环境前提下,推动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高端休闲度假、文化演艺、旅游会展、民俗体验等品质型转变,实现了旅游经济由自然资源型向文化产业型重要转变。

3a烦 - App Store shou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