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妈祖庙千万座,但妈祖祠只有一座。10月31日,沐浴着秋日的暖阳和清爽的海风,踏着无数妈祖信众走过的足迹,采风团走进贤良港天后祖祠,近距离感受这座古老渔村的文化魅力。
“妈祖先后36次受到了历代皇帝的褒封,千百年来被信徒们顶礼膜拜、虔诚侍奉并亲切地称之为‘妈祖娘娘’……”从莆田市区驱车前往天后祖祠,一路上听着导游生动的介绍,内心充满了期待。
不知不觉,车子驶进了目的地,一抬头便看到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隆重纪念妈祖升天1033周年”几个大字。
贤良港天后祖祠地处湄洲湾北岸山亭镇港里村,村里留下了许多古迹,如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故居、古码头、三柱香等。祖祠建于宋代,原为林氏宗祠,妈祖升天后,因祠内前殿供奉妈祖宝像,而称“天后祠”,后殿供奉圣父母及其先代牌位,而称“林氏祖祠”,故尊称为“天后祖祠”。
祖祠前殿正中央,无人不仰视那尊表情自然端庄的妈祖宝像。据了解,这是镇祠之宝,经专家考证为宋代软身木雕敕封天后宝像。
妈祖故居的住宅格局为院落式,分为一进(即三间厢),二进(即五间厢)、东西廊、门房、围墙等,依然保留妈祖故居古朴风格及宋代建筑特色。
在贤良港可以发现,不管是祖祠里的宋代妈祖宝像,还是妈祖故居林家小姐形象,妈祖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让人敬而不畏,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和力。
据了解,近年来,贤良港天后祖祠相继被列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八闽名祠、福建省对外交流重点保护单位,港里村被省政府列为“历史文化名村”。
妈祖阁位于湄洲湾北岸山亭镇山柄村麒山之巅,阁高五层,总高32.3米,取妈祖农历三月二十三诞辰之意,阁平面为方形,四角减缺,成海棠状。阁内供奉妈祖神像,设大厅、陈列室、展览馆等。沿青石台阶拾级而上,两侧28根石柱整齐排列着,像威武的侍卫守护着妈祖阁。石柱上刻着妈祖出海救人、熬药治病人等妈祖平生诸多事迹中的28个故事,还寓意妈祖升天时年仅28岁。
妈祖阁主朝向对着隔海相望的妈祖祖庙,与湄洲岛上的妈祖石雕像遥相呼应。妈祖阁的每一层四周栏杆都矗立着数十只狮子,向外眺望,显得庄严肃目。
登上妈祖阁,顿觉天高眼阔,吹着海风,呼吸着格外清新的空气,眺望远方,海天一色,对岸的湄洲岛妈祖祖庙景观尽收眼底。
如今,妈祖阁已成为妈祖故乡的传世景观之一,成为展示莆田港口城市新形象的一大重要标志,妈祖阁与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城连成一体,成为妈祖故里的新景观,弘扬妈祖文化的新载体。